英国人最爱买车的九月,捷豹路虎的经销商们却快疯了。
本该是数钱数到手抽筋的好日子,系统却突然瘫了。新车没法注册,客户的脸一个比一个黑。这热闹的销售旺季,开头就来了个下马威。
紧接着,捷豹路虎官方发了个声明,话说得很客气,但意思很明白:我们被黑了。公司已经紧急拉下了电闸,正在小心翼翼地,试图把全球的系统“可控地”重启。
一份“开学大礼”
这边官方还在焦头烂额,那边一个叫“ScatteredLapsusHunters”的黑客组织,已经在网上开香槟庆祝了。他们在Telegram上大摇大摆地认领了这次攻击,还甩出几张捷豹路虎内部系统的截图,内容是什么汽车充电指令、计算机日志之类的。
那感觉,就像小偷进了你家,不仅偷了东西,还把你家钥匙串挂在朋友圈炫耀。
这时间点,挑得那叫一个毒。网络安全专家杰克·摩尔一眼就看穿了:“这绝对是故意的。”犯罪分子就是要挑你最忙、最乱的时候下手,让你的损失和痛苦都加倍。一句话,杀人还要诛心。
一根线吊着的大象
很多人纳闷,捷豹路虎这么大个腕儿,怎么就这么脆?连个备用方案都没有?恢复起来怎么跟挤牙膏似的?
答案,就藏在现代工业那套引以为傲的生产模式里。
现在造一辆车,几千个零件,不多不少,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出现。这套玩法叫“准时制生产”(Just-in-Time),听着就高效。它确实把库存成本压到了极致,但也把整个系统搞得像个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底下连张安全网都没有。
信息流,就是那根钢丝。它只要断上一秒,整个生产线就得立马停摆。
捷豹路虎不敢赌。在没把系统里里外外查个底朝天之前,谁敢按下那个重启键?万一黑客留了后门,给你来个二次暴击,那后果可就不是停产几天那么简单了。所以,只能一步一步来,慢慢恢复。这个过程,注定又慢又折磨人。
谁比谁更慌
这种折磨,正顺着供应链往下传,比触电还快。
给捷豹路虎供货的那些中小企业,玩的也是“准时制”这套。他们仓库里几乎没啥存货,就指着大客户按时打款过日子。停产一周,还能勒紧裤腰带挺一挺。要是拖上几个月,现金流一断,那可就真要命了。
一位工会代表的话说得很实在:“大家都要交房租,要还月供的。”
这种来自普通人的生存压力,才是最可怕的。当一个个小供应商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下时,再强大的汽车帝国也会被釜底抽薪。业内有人警告,部分供应商可能会破产,这真不是在吓唬人。
面对这烂摊子,捷豹路虎也很难。话说重了,怕引起恐慌,供应商直接跑路;话说轻了,又像是在粉饰太平,低估了危机的严重性。他们站出来说,所谓“停产到十一月”只是瞎猜,但这番安抚在焦虑的供应商听来,多少有点苍白。
一位行业观察家说得好:“你需要一个能给你供货的供应链。你不能指望自己按下开关,你的供应商们就得magically地原地待命。”这话戳破了一个现实:供应链的稳定,靠的是大家一起扛,而不是一个巨头发号施令就完事了。
结语
捷豹路虎这次,算是栽了个大跟头。但它摔的这一跤,也把整个现代制造业最脆弱的软肋给亮了出来。
我们一边享受着数字化和精益生产带来的便利和高效,一边却忘了,这些精密的系统也像精美的瓷器,看着漂亮,一碰就碎。
在这个什么都连着网的时代,任何一个点断了,都可能引发一场谁也想不到的风暴。这场危机,或许会逼着整个行业重新思考一个老问题:在效率和安全之间,到底有没有完美的平衡?捷豹路虎用真金白银的惨痛代价,给我们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