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也为汽车后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变革。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一场激烈的“卡位赛”正在汽车后市场拉开帷幕,各大企业纷纷加速布局,抢占这块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
巨头纷纷入局,抢占先机
孚创、途虎养车等汽车后市场巨头,早已嗅到了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巨大潜力,并积极布局。孚创发布了美孚1号车养护新能源战略,针对消费者对电池性能的担忧,推出了一系列检测、保养服务,并与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联合制定首个关于“电动汽车油液产品服务规范”的团体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途虎养车则通过“油电兼修”模式,既能服务燃油车用户,又能满足新能源车用户的维保需求,并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大量新能源技师,为未来发展储备人才。
行业标准缺失,人才缺口巨大
尽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目前,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技术标准体系滞后,缺乏统一、权威的规范,核心零部件维修技术门槛高,专用诊断与维修设备普及率低,动力电池健康状态评估、安全性能判定以及新能源汽车二手车残值评估缺乏科学、透明、公认的标准和方法,严重制约了后市场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此外,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缺口也相当巨大。数据显示,我国现存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不足2万家,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的技能人员不足10万人,而根据教育部、人社部和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达103万人,其中新能源售后服务人才缺口占80%。
未来展望:专业、规范、智能
面对挑战,汽车后市场企业需要共同努力,推动行业健康发展。首先,要加强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建立健全的技术规范和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消费者信心。其次,要加强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职业培训等方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后,要积极拥抱新技术,推动服务智能化转型,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