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特斯拉一直是备受瞩目的存在,然而,近日公布的数据却给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表现蒙上了一层阴影。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4 月份特斯拉在欧洲市场销量继续大幅下跌,犹如一记重锤,敲醒了那些看好特斯拉在欧洲持续扩张的人。
先看瑞典市场,特斯拉 4 月在瑞典的销量下降了 81%,降至两年半以来的最低水平 。曾经,特斯拉在瑞典市场凭借着其先进的电动汽车技术和独特的品牌形象,收获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但如今销量的暴跌,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特斯拉在瑞典的市场地位。这种下滑并非偶然,而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荷兰,特斯拉 4 月份的销量同样大跌 73.8%,为 2022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荷兰作为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较为成熟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环境,特斯拉此前在这里也有着不错的市场份额。可如今销量近乎腰斩,也从侧面反映出特斯拉在荷兰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丹麦市场上,特斯拉 4 月销量下降 67.2%。丹麦一直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电动汽车有着较高的接受度。特斯拉进入丹麦市场后,也曾掀起过一阵热潮,但现在销量的持续下滑,表明特斯拉在丹麦的市场份额正在被逐渐蚕食。
法国市场,特斯拉 4 月份销量下跌 59.4%。法国有着庞大的汽车消费群体,同时政府也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特斯拉本应在这样的市场中大展宏图,可现实却是销量大幅下降,市场表现不尽人意。
就连葡萄牙市场,特斯拉 4 月份的销量也下降了 33%。虽然跌幅相对其他国家较小,但在整体市场增长的大环境下,这样的下降幅度也不容忽视。
从今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来看,纯电动汽车在欧洲的销量增长了 28%,整个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特斯拉却在这股发展浪潮中逆流而下,销量下滑了 37.2%。这一正一负的巨大反差,更加凸显了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困境。
销量下滑,背后原因几何?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密切关系,无疑是特斯拉在欧洲市场声誉受损的一大关键因素。特朗普执政时期的诸多政策,在欧洲地区就饱受争议,而马斯克作为特朗普的亲密盟友,在新一届美国政府中牵头美国政府效率部的工作,帮助特朗普大幅削减联邦开支、大规模裁减联邦雇员 。这一行为,使得特斯拉在一些欧洲消费者眼中,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产生了关联。
在 3 月 24 日至 4 月 11 日对 1642 人进行的一项调查中,59% 的受访者表示,马斯克的行为让他们不太可能购买特斯拉。Electrifying.com首席执行官金妮・巴克利表示:“这个品牌在欧洲的声誉受到了打击。” 马斯克的政治立场对特斯拉品牌形象的负面影响可见一斑。
此外,马斯克在欧洲还卷入了一系列政治争议事件。他曾以视频形式 “现身” 德国极右翼政党选择党在东部城市哈雷举行的一场竞选集会,并称选择党是德国 “最大的希望” 。他的这一行为引发了德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对其干涉内政的担忧,也让许多欧洲消费者对马斯克以及特斯拉产生了反感。在德国,数以万计民众走上街头抗议,手持 “纳粹滚出去”“选择党并非另一个替代方案” 等标语 。这些抗议活动不仅反映出德国民众对极右翼势力的抵制,也间接表明了马斯克的政治站台行为对特斯拉品牌形象的损害。
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强势崛起
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强势崛起,正不断抢占特斯拉的市场份额。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凭借着高性价比和强大的功能,逐渐在欧洲市场崭露头角。
以比亚迪为例,在今年 6 月,比亚迪借助在德国举办的欧洲杯赛事,展开了一系列成功的营销活动,收获了众多欧洲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当月,比亚迪在欧洲的销量取得了显著增长 。上汽集团同样表现出色,虽然面临欧盟反补贴税的压力,但在政策实施前通过 “突击” 注册新车等方式,在欧洲市场维持着一定的销量规模。在 2023 年出口至欧洲的 32 万辆中国车中,上汽名爵就占了 72% 。名爵原先是英国豪车品牌,这对于上汽打开欧洲市场有着独特的优势。
从市场份额来看,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的占比不断攀升。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今年 6 月,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注册电动车新车超过 2.3 万辆,环比增长 72%,占当地市场注册量的 11%,创造单月新车注册量记录 。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崛起,给特斯拉在欧洲市场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中国品牌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以及性价比方面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欧洲消费者的关注和选择,从而导致特斯拉的市场份额被逐渐挤压。
市场竞争激烈,传统车企发力
欧洲电动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除了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冲击,传统汽车制造商也在电动车领域不断发力。大众、宝马等传统车企,凭借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底蕴,在电动车市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大众集团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表现亮眼,今年 2 月份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近 2 万辆,同比增长 180% 。宝马集团同样出色,宝马品牌及旗下 MINI 品牌 2 月份纯电动汽车总销量接近 1.9 万辆 。而特斯拉在 2 月的销量仅为 1.6 万辆,同比下滑 44%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众和宝马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已经超越特斯拉,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竞争优势明显减弱。
传统车企在电动车领域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销量上,还体现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布局上。大众、宝马等车企不断加大在电动车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车型。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方面,传统车企也在迎头赶上,与特斯拉的技术差距逐渐缩小。这些都使得特斯拉在欧洲市场面临着来自传统车企的巨大竞争压力,进一步影响了其销量表现。
新款 Model Y,能否成为救星?
在特斯拉欧洲销量持续下滑的困境中,新款 Model Y 的推出被寄予厚望,许多人期待它能成为改变特斯拉在欧洲命运的关键。目前,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消费者已经可以订购 Model Y 升级版,然而,特斯拉在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网站都表示,预计将于 6 月才会交付 。这样的交付时间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在竞争激烈的欧洲电动汽车市场,消费者往往希望能够尽快提车,过长的交付周期可能会让一些消费者转而选择其他品牌的车型。
从新款 Model Y 自身的优势来看,它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升级改进 。在外观设计上,前脸和尾部都有明显变化,更加符合当下消费者对于时尚和科技感的追求。内饰方面也更加精致,后排乘客配备了全新的信息娱乐屏幕,提升了后排乘客的乘车体验。悬挂系统经过优化,旨在提供更加舒适的驾驶体验,这对于注重驾驶舒适性的欧洲消费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吸引力。
在性能方面,特斯拉对新款 Model Y 的所有动力系统版本都进行了多项改进。风阻系数从 0.23 降至 0.22,宣称实际效率提高了 10%,这使得车辆在续航和能耗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现 。在欧洲市场,新款 Model Y 提供三种版本,基础版后驱车型搭载 62.5 千瓦时的 LFP 电池组,起售价为 44,990 欧元,单电机输出功率为 275 马力,0 至 62 英里 / 小时(100 公里 / 小时)加速时间为 5.9 秒,最高时速为 124 英里 / 小时(201 公里 / 小时),在 19 英寸轮毂配置下,其 WLTP 续航里程为 311 英里(500 公里),较改款前有了显著提升 。长续航单电机版本,配备更大的 78.4 千瓦时 NMC 电池组,WLTP 续航里程从 372 英里(600 公里)增加至 386 英里(622 公里) 。顶配的长续航双电机版本,电池容量与单电机版本相同,但功率增加了 66 马力,0 至 62 英里 / 小时加速时间从 5.6 秒缩短至 4.8 秒 。这些性能参数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中,依然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然而,新款 Model Y 也面临着诸多竞争对手的挑战。在欧洲市场,传统车企如大众、宝马等推出的电动汽车,凭借着深厚的品牌底蕴和成熟的销售服务网络,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大众的 ID. 系列电动车,在欧洲市场就有着不错的销量,其车型在价格、配置和续航等方面都与新款 Model Y 形成了直接竞争。宝马的 iX3 等车型,同样以豪华的内饰、出色的操控性能和先进的电动技术,在欧洲豪华电动车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崛起也给新款 Model Y 带来了巨大压力。比亚迪、上汽等品牌在欧洲市场不断发力,推出的车型性价比极高。以比亚迪为例,其在欧洲推出的车型,在价格上相对较低,但配置却十分丰富,续航里程也能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日常需求。而且,比亚迪借助在德国举办的欧洲杯赛事等活动,展开了一系列成功的营销活动,收获了众多欧洲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 。上汽集团的名爵品牌,凭借原英国豪车品牌的优势,在欧洲市场也维持着一定的销量规模 。这些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在技术和品质上不断提升,逐渐缩小了与特斯拉的差距,使得新款 Model Y 在欧洲市场的竞争环境愈发严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