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不到七万块钱,就能买辆车,而且这车还不用加油,能跑四百多公里?听着是不是有点像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买车无非就是图个方便,代步通勤,周末周边转转,预算自然是越低越好,用车成本也得省。
这吉利星愿,起步价就摆在那儿,6.98万元。这个数字本身就挺有吸引力。它瞄准的,就是那些对燃油车高油价、日常养护感到头疼,又想有个私家车方便出行的群体。不加油,就是它最大的标签之一。
官方给的数据是最高续航能达到410公里(CLTC标准),还有个版本是310公里。对于大部分城市通勤者来说,一天跑个几十公里是常态,410公里意味着啥?可能充一次电,足够你跑上一个星期甚至更久,完全告别频繁跑加油站的烦恼。
而且,电费相对油费的优势是明摆着的。虽然电价也在波动,但综合算下来,每公里的花费比燃油车要低不少。这对于精打细算的家庭而言,日积月累下来可不是个小数目,省钱效果立竿见影。
省钱是基础,车本身好不好用也很关键。别看吉利星愿定位小型车,但它的空间表现却有点出人意料。车长4135毫米,体型算是标准两厢车,但轴距直接拉到了2650毫米。
这个轴距数据,你拉出来跟一些紧凑型SUV比比,会发现它甚至更长。轴距长的好处,就是车内乘客的空间感会更好,尤其是后排腿部空间,坐进去不会觉得特别憋屈,这在小型车里算是难得的优势。
后备厢空间也因此受益,日常买菜、放行李箱或者婴儿车什么的,都能应付。所以说它“空间比SUV大”,虽然有点夸张,但至少在后排和储物方面,它确实比很多同尺寸的两厢车要更实用一些。
开起来的感觉呢?作为一辆城市代步车,灵活性非常重要。吉利星愿采用了后置后驱的布局,这在同级别的小车里也比较少见,通常这个价位的车为了成本会选择前置前驱。
后置后驱理论上能带来更好的操控性和转向灵活性。结合它的底盘,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架组合,这配置在几万块的车型里,真心是给足了面子,通常这个级别都是扭力梁后悬。
独立悬架对于提升乘坐舒适性有直接帮助,能更好地过滤路面颠簸。调校上偏向平衡,既保证了城市穿梭的灵活便捷,比如小的转弯半径,又兼顾了日常驾驶的平稳舒适。
外观设计上,它走的是那种比较简洁、有点欧洲小车风格的路线。车头封闭式设计是电动车的典型特征,边缘的处理干净利落,看着挺精神。悬浮式车顶和宽幅的C柱,让侧面看起来不那么单调,多了一份设计感。
内饰进去,第一眼看到那个扇形的中控台,布局是对称的。不过副驾驶那块装饰面板,没有屏幕,确实有点可惜,纯粹为了装饰,但想想价格,或许也就不那么纠结了。
车内的科技感主要靠屏幕。低配版是10.1英寸触摸屏,高配直接给到8.8英寸仪表盘和14.6英寸中控大屏。屏幕尺寸差异大,体验肯定不一样,想要大屏就得多掏钱。
好在吉利和魅族合作的Flyme Auto智能互联系统是全系标配,这个系统口碑不错,操作流畅度和功能拓展性都挺强,能让车机用起来更顺手,也算是弥补了部分配置的不足。
基础配置方面,倒车影像和陡坡缓降这些常用的功能是标配的,日常使用问题不大。但如果对智能驾驶辅助有更高要求,比如自适应巡航、自动刹车、全景影像这些,就得考虑中高配甚至选装了。
这其实也是很多入门级车型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拉低起售价,低配版配置会比较基础,想要更好的体验,预算就得往上加。吉利星愿也不例外,低配版确实显得有点“朴素”。
动力有两个版本可选,最大功率分别是58千瓦和85千瓦,扭矩对应130牛米和150牛米。这个动力水平,应付城市道路是完全够用的,红绿灯起步、市区超车都没啥问题。
但如果你经常跑高速,或者对动力有更高追求,比如喜欢地板油的推背感,那这个动力储备可能就显得一般了。毕竟它更偏向经济实用和城市通勤。
电池用的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容量有30.12kWh和40.16kWh两个,对应310km和410km的续航。选择哪个版本,取决于你的通勤半径和对续航的需求程度。
充电方面,支持快充,从30%充到80%只需要0.35小时,利用碎片时间补能效率还挺高,能有效缓解一些续航焦虑,让纯电车的日常使用更加便利。
综合来看,吉利星愿确实用一个非常低的门槛,提供了一个纯电出行的解决方案。它在空间、底盘、智能互联系统上给出了一些超预期的配置和体验。
虽然低配版配置确实比较基础,需要一定取舍,但考虑到它的价格、纯电属性、以及在空间和驾驶层面给到的诚意,对于预算有限、主要用于城市代步、看重经济性和空间实用性的消费者来说,它不失为一个“厚道”且值得考虑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