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3年半,鸿蒙智行全系突破100万台

从零到百万仅用43个月,比理想快15个月,比特斯拉少用4年多,这速度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咱们选车的标准是不是该更新了?

车友们,刚刚看到余承东公布的数据,鸿蒙智行全系交付突破100万台! 说实话,这个数字让我愣住了。 从零到百万,鸿蒙智行只用了43个月,这意味着什么?

特斯拉达成这个目标用了整整8年,就连业界公认的优等生理想汽车也用了58个月。 鸿蒙智行比理想还快了15个月,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啊!

回想2019年问界首款车下线时,多少人还在怀疑华为贴牌车能走多远。 谁能想到,短短三年多后的今天,这个品牌已经裂变成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五大门派,覆盖了15万到100万的全价位段。

问界M9的表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上市17个月卖出22.6万台,稳稳坐在50万以上车型的销冠宝座上。 这个价格区间过去可是BBA的后花园,如今却被一个中国品牌改写了格局。

我上个月去试驾M9时,碰到一位刚从宝马X7转过来的车主,他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以前开宝马是为了面子,现在开M9是为了享受。 ”

全新M8同样不含糊,上市5个月交付突破10万台,9月份单月销量21,537辆,直接把奥迪A6L和奔驰E级这些老牌豪车甩在了身后。

说到爆款,全新M7的销售数据简直像开了挂——上市1小时大定破3万,24小时突破4万,7天突破6万,国庆期间新增大定超过1.5万台。 这种热度,在燃油车时代简直无法想象。

我认识一位M7车主,他告诉我最初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下定的,结果现在成了全小区的“鸿蒙推广大使”,已经成功安利三户邻居买了同款。

尊界S800直接杀入了百万豪车圈,带着华为途灵底盘和4激光雷达这些硬核配置,87天拿下1.2万台订单。 9月份交付1,896台,这个数字超过了保时捷帕拉梅拉和奔驰S级的总和。

放在五年前,有人告诉你中国品牌能在百万级市场与保时捷、奔驰正面交锋,你信吗?

用时3年半,鸿蒙智行全系突破100万台-有驾

智界的逆袭故事也很有戏剧性。 智界S7曾经三次上市才站稳脚跟,被不少人嘲笑“出道即扑街”。 但智界R7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上市53天累计大定破4万台,极光绿配色的选装率高达24.8%。

上周我去智界体验店,销售告诉我现在R7的等待周期已经超过两个月,但订单依然源源不断。

百万辆背后的购车逻辑变了

车友们,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我们选择一辆车的评判标准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过去看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三大件,现在大家更关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续航能力和OTA升级。

我在鸿蒙智行的车主群里泡了几个月,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车主最常讨论的不是百公里加速快了几秒,而是这次OTA更新了什么新功能、辅助驾驶在哪种路况下表现更稳、车机系统又发现了什么隐藏技巧。

用时3年半,鸿蒙智行全系突破100万台-有驾

华为把手机领域的技术积累搬到了汽车上,这种技术降维打击确实有效。 从赛力斯扭亏为盈,到尊界技术反哺全系,整个鸿蒙智行生态系统正在形成良性循环。

一位同时拥有问界M5和智界R7的车友跟我分享了他的体验:“开惯了这些智能车,再回去开燃油车,感觉就像从智能手机换回了按键机。

不同场景下的真实表现

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数据再漂亮也不如实际体验来得真实。 我通过和多位车主交流,总结了一些鸿蒙智行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

城市通勤中,电动车的优势显而易见——静谧、平顺,而且使用成本低。 一位每天通勤60公里的M5车主说,他每月电费不到200元,以前开燃油车至少1000元。

用时3年半,鸿蒙智行全系突破100万台-有驾

长途旅行时,智能辅助驾驶确实能减轻驾驶疲劳。 多位M9车主反馈,在高速上开启辅助驾驶后,连续开四五个小时也不会觉得累。

家庭使用方面,M系列对大空间和舒适性的考量很到位。 一位三孩家庭的爸爸告诉我,他的M9第三排真的能坐下成年人,而不是像某些车型那样的“宠物座”。

智能汽车的真正价值

车友们,咱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辆车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 是那个标志,还是它给生活带来的实际便利?

鸿蒙智行能在短时间内突破百万辆,说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用钱包投了票。 中国品牌汽车正在从“性价比”向“质价比”转变,甚至在向“技价比”升级。

用时3年半,鸿蒙智行全系突破100万台-有驾

我试驾过多款鸿蒙智行的车型,它们的共同点是智能化程度高,而且不同价位车型的核心体验差距并不大。 这种技术下放的做法,让更多消费者能以更低门槛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

一位汽车行业的朋友告诉我,鸿蒙智行的野心不只是做“中国的博世”,而是要重构整个整车价值链。 从目前的态势看,他们确实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百万台只是一个起点。 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和生态系统持续完善,鸿蒙智行的下一个百万台可能会来得更快。 车友们,面对这样的汽车产业变革,你们准备好了吗?

你会考虑加入鸿蒙智行车主的行列吗? 这样的智能汽车,是否符合你对未来出行的想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