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研究社讯,4月21日,上海车展之际,速腾聚创重磅发布真192线车载高性能数字化激光雷达EMX,成为业内最小巧体积、最高分辨率和具备强大性能的产品。其面向高阶辅助驾驶的广泛需求,一经推出即获得多家车企定点,将于年内量产上车。
但更重要的是,EMX的特性是基于RoboSense数字化平台和卓越的光机系统设计打造的,展现了速腾聚创研发的又一次突破,也标志着行业正式进入“数字化可定制”新阶段。速腾聚创以领先行业一代的姿态,重塑了产品竞争力,更为构建智能驾驶与机器人应用为核心的感知生态,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速腾聚创稳居激光雷达全球第一,EMX再度凸显深厚自研能力
从销售维度看,速腾聚创在激光雷达市场的领先地位始终保持稳固。国际研究机构Yole Group最新发布的《2025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报告》显示,速腾聚创2024年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占率达26%,排名全球第一,且为2018年-2024年期间ADAS激光雷达累计销量冠军。
2024年全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成功跨越150万台装机量里程碑,而速腾聚创以约519,800台的车载激光雷达销量占据了全球33.5%的市场份额。今年2月,速腾聚创宣布完成第100万台激光雷达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百万台高线数激光雷达下线的企业。这一规模与速度意味着速腾聚创不仅在激光雷达市场建立了绝对优势,更通过持续供货能力推动整个行业发展。
技术创新是速腾聚创保持领先的核心驱动力。截至2024年底,速腾聚创申请专利公开量已达超1800项,行业排名第一。在激光雷达关键技术上,速腾聚创在MEMS扫描系统、VCSEL阵列、SPAD面阵以及激光雷达专用SoC等核心模块均率先实现了芯片化集成,构建了独特的技术壁垒。
基于既有优势,最新发布的EMX数字化激光雷达,标志着速腾聚创在技术创新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EMX拥有真192线高线数扫描,提供每秒高达288万点的高清点云、0.08°×0.1°全局角分辨率,实现最远300米的探测距离。得益于自研的扫描技术,EMX帧率最高可达20Hz,远超行业主流水平,响应延迟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大幅提升突发场景下的反应速度。
并且,EMX还以长120毫米、宽80毫米、高30毫米的尺寸,成为目前业内体积最小的车载数字化主激光雷达,为高阶辅助驾驶系统的进一步升级和普及扫清了物理空间障碍。
近十年技术积累,让速腾聚创可以在成熟的数字平台上,可灵活地为市场定制各种不同的激光雷达产品——包括造型,线数,帧率,探测距离,FOV 以及其他特殊的创新需求都可以通过定制实现,而且覆盖汽车和机器人两个领域。至此,它也彻底摆脱了被硬件条条框框所束缚的限制,真正进入重新定义硬件的新时代。
从模拟到数字,速腾聚创引领激光雷达产业的代际更替
纵观科技产业发展史,几乎所有的科技电子产品都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的演进过程。相机从模拟CCD到数字CMOS、电视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音频从模拟录音到数字编码,这一规律贯穿了整个科技行业的发展历程。激光雷达产业同样遵循这一规律,正从以SIPM为核心的模拟架构向以SPAD为核心的数字架构转变,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据公开的技术信息,数字化相较于模拟技术具有明显优势:架构更为精简、性能更加优越、体积更小、功耗更低。这些优势在需要“嵌入”其他物理系统的激光雷达领域,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量产可行性和应用普及程度。速腾聚创正是看准了这一行业趋势,率先布局数字化激光雷达技术,引领行业变革。
此前,速腾聚创全固态数字化激光雷达E1,及其面向机器人领域的衍生产品E1R的量产,标志着速腾聚创成为业内唯一一家攻破二维可寻址VCSEL技术、有效抑制高反膨胀问题、实现自研SPAD-SoC量产的激光雷达供应商。
这一技术突破对整个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与传统模拟激光雷达不同,E1采用的数字化技术将激光雷达接收和信号处理整合到一颗芯片中,不仅消除了复杂的运动部件,还大幅提高了可靠性和稳定性。
数字化平台的另一个重要优势是高度可定制。速腾聚创将EMX、EM4等数字化激光雷达新品定义为“基于行业理解推出的标杆设计参考”。根据市场不同需求,可以快速定制不同造型、线数、帧率、探测距离、FOV等参数的数字化激光雷达,覆盖从96线到2160线等不同规格。
例如,EMX面向高阶辅助驾驶全面普及趋势,适合500线以下的需求,可定制192线、256线、384线等产品方案;EM4针对超高清感知需求,可定制520线、720线、1080线,甚至高至2160线等技术方案。
“无论是造型、线数、帧率、探测距离、FOV或者其他特殊的创新想法,都可以与我们合作,我们有能力以最快速度为您的项目提供支持。”邱纯潮强调。这种高度可定制性正是数字化激光雷达区别于传统模拟产品的核心优势,为汽车厂商和机器人制造商提供了更大的设计自由度。
速腾聚创在今年3月发布的机器人视觉新品AC1,本质上就是数字激光雷达技术的延伸应用,它将E1R与摄像头和IMU进行硬件级数据融合,实现了深度信息、图像信息与运动姿态信息的多传感器融合,为机器人提供更加全面的环境感知能力。
由此可见,通过数字化转型,速腾聚创实现了激光雷达性能的质的飞跃,已领先行业至少一代,正如数字相机相对于胶片相机、智能手机相对于功能机一样,代表了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并为激光雷达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进一步扫清了障碍。
拓展应用加速爆发,数字化激光雷达构建感知新生态
今年以来,速腾聚创在短短3个月内连续发布了面向机器人领域的E1R、Airy,和面向汽车领域的EM4、EMX等多款数字化激光雷达产品。这验证了关于应用的论点:随着数字化激光雷达技术的成熟,其应用场景正从智能驾驶向多元化领域拓展。
目前,速腾聚创已经建立了行业最全的数字化激光雷达产品矩阵,覆盖“一维扫描+二维扫描+面阵扫描”的全系统方案,正在充分向各类“未来化”的应用渗透,从全球第一走向新的应用蓝海。
在Robotaxi领域,速腾聚创与滴滴自动驾驶达成合作,基于E1的产品优势,共同推进L4级Robotaxi技术应用落地。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埃安合作的L4车型采用了包含6个速腾聚创E1近距补盲激光雷达在内的共33个传感器,是业内首款实现全固态补盲激光雷达上车量产的L4车型,计划于2025年底量产交付。同期,速腾聚创的战略合作伙伴小马智行的第七代Robotaxi同样搭载了4颗数字化全固态激光雷达E1。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速腾聚创已与6家全球知名L4自动驾驶公司达成量产合作。在这些高端应用中,每辆车平均搭载4-6颗速腾聚创激光雷达,单车价值量是普通乘用车的3-5倍,为公司带来了高毛利率的增长点。
在机器人领域,数字化激光雷达正在重新定义产品标准。全球智能庭院机器人领军企业库犸科技发布了行业首款搭载固态激光雷达的割草机器人——LUBA mini AWD LiDAR。这款创新产品集成了速腾聚创与库犸科技共同定制的E1R特殊版本,实现了每秒200,000个点位的超密集3D建图能力,是传统系统的三倍密度;并通过激光雷达与视觉的融合,解决了传统割草机器人在复杂光照条件下定位精度低、环境适应性差的痛点问题。
可以说,速腾聚创数字化激光雷达平台的推出,将深刻地改变了整个产业的生产和应用模式。未来车企和机器人厂商可基于同一平台,定制不同参数的产品,大幅降低采购成本和集成复杂度。
从智能驾驶到Robotaxi,从割草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数字化激光雷达正成为连接多元应用场景的关键纽带,为我们描绘出一个万物互联、智能协作的未来世界。这个数字化的新纪元,也将是速腾聚创作为引领者大展身手的舞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