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逆袭无人区!德系豪车败走罗布泊,14万奇瑞教做人

盐壳碎裂的脆响在阿尔金无人区炸开,瑞虎8L的轮胎正碾过地表沉积了三千年的盐碱层。

庞博和亢岳这俩城里人大概没想到,他们这趟看似寻常的自驾游,硬是把一档汽车节目拍成了荒野求生纪录片。

国产车逆袭无人区!德系豪车败走罗布泊,14万奇瑞教做人-有驾

卖车的老师傅有句老话:三年换车看韩系,六年换车挑美系,九年不换选德系,开一辈子还得国产车。

国产车逆袭无人区!德系豪车败走罗布泊,14万奇瑞教做人-有驾

这话在四儿子店里听着像营销话术,可当你真把车开进海拔四千米的无人区,就知道什么叫"路遥知马力"。节目组那台预售不到十五万的瑞虎8L,在展厅里就是个普通中型SUV,到了阿雅克库姆湖边,愣是成了能救命的大铁疙瘩。

国产车逆袭无人区!德系豪车败走罗布泊,14万奇瑞教做人-有驾

我认识几个常年跑青藏线的老司机,他们说起无人区的规矩比交通法规还熟。二十寸轮毂不是用来耍帅的,得扛得住盐晶地里的刀片阵;三温区空调也不是矫情,零下二十度到零上三十度的昼夜温差,能让人体会什么叫冰火两重天。去年有支车队开着某德国豪车进罗布泊,结果电子系统集体中暑罢工,最后是辆国产皮卡把他们拽出来的。所以当镜头里那台瑞虎8L在雅丹地貌玩起漂移时,沙尘暴里若隐若现的车尾灯,比任何广告词都实在。

国产车逆袭无人区!德系豪车败走罗布泊,14万奇瑞教做人-有驾

这节目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把汽车测评搞成了哲学实验。2770mm轴距在城市里也就是比出租车宽敞点,但在无人区就成了移动的诺亚方舟。2.0T发动机的254匹马力,早晚高峰时纯属浪费,可要翻越克孜勒塔格山的碎石坡,多一匹马力就多一分活路。有个镜头我印象特深:科考队员讲藏羚羊的故事时,镜头扫过车顶全景天窗,银河像打翻的米缸似的哗啦啦往下漏。这时候才明白节目为啥叫《无人区有回声》——哪是车在荒野里跑,分明是荒野在敲打现代人的脑壳。

国产车逆袭无人区!德系豪车败走罗布泊,14万奇瑞教做人-有驾

汽车论坛里总有人争论国产车和进口车谁更强。要我说这问题跟甜咸豆腐脑之争一样没劲,得看场合。你在上海陆家嘴开奔驰S级确实体面,但要是去羌塘追野牦牛群,还是老老实实开带大梁的硬派越野。庞博他们开的这台瑞虎8L有个细节挺逗,390牛米的扭矩参数在配置表上就是个数字,等真的在沙漠里陷了车,发动机每多转半圈都像在喊"加油老铁"。

国产车逆袭无人区!德系豪车败走罗布泊,14万奇瑞教做人-有驾

节目最后有个镜头特别扎心。车身上那些白花花的盐渍,跟老人家的白头发似的,记录着这趟旅程有多不容易。这时候再看预售价格,突然觉得十四万七千七这个数字挺魔幻——在城市里刚够买个厕所的面积,在无人区却能换来与天地独处的资格。难怪弹幕里有人说,看完节目想去四儿子店刷卡,结果销售告诉他这车还没正式上市。

国产车逆袭无人区!德系豪车败走罗布泊,14万奇瑞教做人-有驾

有个在可可西里干过十年巡护的朋友跟我说过实话:在无人区最怕的不是车坏,是人先怂。很多号称越野神器的进口车,其实是被车主的心理防线拖了后腿。反倒是那些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国产车,经常闷声干大事。这话听着像给国产车打广告,但你看看西北地区跑运输的车队就懂了,清一色的国产皮卡不是没有道理。

国产车逆袭无人区!德系豪车败走罗布泊,14万奇瑞教做人-有驾

现在回到开头那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车算好车?《无人区有回声》给的答案很实在——能把你平安带回家的就是好车。就像节目里庞博说的那句"有些路注定要独自走过",车身上那些刮痕和盐渍,都是荒野发给勇者的微信好友验证。

当城市SUV的轮胎碾碎千年盐壳时,后视镜里扬起的沙尘正在书写新的汽车野史。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