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迷信1000公里续航,上了高速才发现,充电排队比没电更可怕

去年国庆,高速服务区里那哥们儿的脸,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他开着一辆特斯拉,车窗摇下来,就那么直勾勾地盯着仪表盘,嘴里还念念有词。我瞅了一眼,表显续航还有60公里,地图显示到下一个服务区也就40公里,可他脸上的表情,就好像下一秒就要被扔在荒郊野外了。

其实他电池还剩差不多两成呢,但那种焦虑,是刻在骨子里的。

这事儿就怪了,现在市面上的电动车,动不动就标个七八百,甚至一千公里的续航,数字一个比一个好看。可一旦真上了高速,把速度拉到120公里/小时,这些数字就跟泡沫一样,一戳就破。所谓的长续航,基本得先打个七折,要是冬天再开个暖气,直接给你腰斩都不是没可能。

别再迷信1000公里续航,上了高速才发现,充电排队比没电更可怕-有驾

这么算下来,一辆标称1000公里的“神车”,在高速上能跑个五六百公里就谢天谢地了。旁边的燃油车一箱油轻轻松松跑出差不多的距离,人家进服务区,五分钟就加满了油,重新精神抖擞地上路了。

真正把人逼疯的,压根就不是那个续航数字本身,而是补能过程里那种抓心挠肝的不确定性。平时路上车少,服务区的充电桩可能还显得挺富余。可一到逢年过节,服务区充电桩前那条让人绝望的长队,才是所有电动车车主的噩梦。去年国庆就有人在网上抱怨,充个电排队一小时起步,眼瞅着电量蹭蹭往下掉,前面还有十几辆车等着“续命”,那滋味,比续航不足本身更折磨人。

我们好像走进了一个怪圈。车企们疯狂地堆电池,把续航数字当成了唯一的信仰,似乎只要数字够大,就能掩盖一切问题。但这种简单粗暴地塞电池的做法,带来的却是车身越来越重、能耗越来越高、刹车距离也越来越长,形成了一个甩不掉的恶性循环。

别再迷信1000公里续航,上了高速才发现,充电排队比没电更可怕-有驾

其实,破局的钥匙可能早就有了。行业里已经出现了充电效率达到“一秒一公里”的600kW超充桩。如果充电能变得像加油一样,花个几分钟就能恢复大部分续航,谁还会天天盯着那个续航数字看个没完?到那时候,续航焦虑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一些车企似乎也开始想明白了,不再一味地在续航里程上死磕,而是把重心转向了快充技术和真实的续航达成率上。这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也是个提醒。选车的时候,别再被那个虚高的续航数字蒙蔽了双眼,多去关注一下车辆在真实路况下的能耗水平,还有它的充电速度和周围充电设施的覆盖情况。

别再迷信1000公里续航,上了高速才发现,充电排队比没电更可怕-有驾

有时候,一辆标称续航500公里但充电飞快的车,实际用起来的幸福感,可能真的要比一辆标称1000公里却要忍受漫长充电等待的“续航王”要高得多。

电动车的优势确实摆在那儿,节能、省钱、驾驶体验也不错。但只有当整个行业、车企和我们用户一起,把补能的便利性这个最核心的疙瘩给解开了,电动车才能真正成为一种让人安心的出行方式。

别再迷信1000公里续航,上了高速才发现,充电排队比没电更可怕-有驾

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超充网络遍地开花,到那时候,电动车主们大概也能像油车车主一样,说走就走,不再为几十公里的续航差值而心惊胆战。那个时候,续航数字的大小,也许就真的不那么重要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