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鸿蒙智行这摊子事儿,这几年蹿红的速度,堪比坐了窜天猴。从籍籍无名到车展上摇旗呐喊,这变脸戏码,着实让人有点儿眼花缭乱。可问题来了,展台上琳琅满目,享界、问界、智界,个个都自诩“顶流”,究竟哪款才是真正能打的角儿?这届天津车展,或许能让我们窥豹一斑。
且听官方的说辞,自然是“手心手背都是肉”,款款都呕心沥血。享界S9,贴着“金领专享”的标签,增程版掷了十个亿做研发,72小时订单破五千,听着就挺唬人。问界M9更甚,直接“降维打击”,连庄十一个月霸占五十万以上豪车SUV榜首,谁看了不得咋舌称奇?还有问界M8,扛着家庭的大旗,上市十二天订单破六万,恨不得把犄角旮旯里的黑科技都一股脑儿塞进去,生怕你鸡蛋里挑骨头。
但这亮眼的“大定”数字,当真能盖棺定论?咱不妨抻着点儿劲儿,冷静一下。先说这“大定”到底是个啥玩意儿?是真金白银砸下去的刚性需求,还是可以溜之大吉的意向金?这池子里的水有多深,恐怕只有厂家自己心里有谱。再者,这些数据都是跟谁掰手腕?是跟同价位的BBA一较高下,还是跟其他自主品牌抱团取暖?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可能南辕北辙。
与坊间传闻相左,实则,豪车市场这几年也在悄咪咪地改头换面。往昔,大伙儿置办豪华车,图的是一个“颜面”,是品牌背后的附加值。而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在意产品的真实体验,更青睐智能化、科技范儿,以及那份实打实的性价比。而这,恰恰是自主品牌能插科打诨的地方。
从这个维度切入,鸿蒙智行能取得这般成就,倒也不足为奇。毕竟,它背后杵着华为这棵大树,在智能领域确实有两把刷子。但也不能过分意气风发。一方面,华为终究不是科班出身的传统车企,在底盘调教、稳定性等方面,恐怕还有精进的余地。另一方面,智能汽车的红海厮杀愈演愈烈,各家都在铆足了劲儿堆砌配置,鸿蒙智行想要保持鹤立鸡群,肩上的担子着实不轻。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成功归功于“华为加持”时,是否忽略了其他的隐形推手?譬如,营销手腕、渠道布局、售后兜底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环节,往往是决定一款车生杀予夺的关键。归根结底,再好的产品,也得吆喝出去,也得让消费者用得安心。
归根结底,鸿蒙智行哪款车更受待见,最终还得由掏腰包的爷说了算。车展不过是管中窥豹,提供了一个了解产品的契机。真正要做决断,还得结合自身的切实需求、荷包厚度,以及对品牌的价值认同。
所以啊,与其左顾右盼地盘算哪个车型的“大定”数量更多,倒不如多花些辰光去实地试驾,去摸清不同车型的优劣短长。要知道,买车不是买一堆冷冰冰的数字,而是买一个能相伴未来岁月的伙伴。就像挑对象一样,光看硬性指标可不成,还得处得舒心才行。而最终,谁能真正俘获消费者的芳心,谁才能在这场龙争虎斗中笑到最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