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纪元双车销量暴跌,星途并入奇瑞背后有啥真相?
01 好家伙,销量一下子腰斩了
那天早上,我们编辑部正刷圈子。
突然看到星途的销量数据。
说实话,多少有点吓一跳。
7月份国内零售才卖了3369辆。
环比、同比全是暴跌。
仔细一看,核心问题还不是车型少,反倒是主打的星纪元两兄弟,ET和ES都吃了大亏。
本来星纪元ET和ES算是星途的销量顶梁柱。
结果,ET卖了1101辆,比上个月砍掉42%。
ES更惨,只有797辆,直接下滑了64%。
这种走势,还真是有点垮了的感觉。
02 换代加快了,可惜回天无力
我们搞车这么多年,见过不少主机厂危机时搞新车、上新款。
星纪元这一年也是如此。
ES搞了增程版,市场上能选的配置、动力都多了起来。
今年3月,ES增程版上市,价格15.28万起。5月又推了2025款纯电版。
ET听说也在今年3月、4月、6月不断上新配置。
这种密集投放,看起来很有冲劲。
但实际销量,只能说没能撑起场面。
比如ET,新款上市那阵子销量是有回暖,像今年4月到6月分别是1589、1457、1907辆。
但7月还是跳水到了1101。
我自己之前也在展厅遇到过客户,操作系统、质感都问得很细。
有些功能确实比旧款拉高了体验,但整体价格体系和竞品比,并没有绝对优势。
ES也是。
增程版刚上市那阵确实拉了好一波,像今年4月卖到了2879辆。
结果后面还是又掉了。
全年统计到7月底,ET卖了7462辆,ES有10750辆。
手里的数据一摊,离奇瑞集团董事长说的‘月销过万才算及格’,还差得很远。
03 海外出口也碰了钉子
不少人以为星途起飞靠的是海外市场。
我们圈里常说,去年星途差不多一半销量都在国外。
2023年,星途整体卖出去12.55万辆,出口达到6.7万。
今年数据也有,全年估到14万辆,海外大约5.1万。
可今年1到7月,出口只有2.36万辆。
比去年同期的2.69万辆,还跌了12.28%。
俄罗斯作为出口主阵地也不太顺。
以前日韩车退出,国产车一下占了大头。
2023年星途在俄罗斯能排第六,销量4.2万。
今年略降到4.08万,还算稳住了。
但今年上半年卖得只剩9736辆,同比直接跌了57%。
其实国内车企在俄罗斯都是这样,乘联会的数据显示,整车出口到俄罗斯只剩18万辆,同比下降62%。
政策、舆论双重夹击,像今年关税上调、报废费用翻番,中国车一下变贵了。
还有当地媒体会拿耐腐蚀、发动机寿命、低温表现质疑中国品牌。
这些问题,不夸张地说,我自己也遇到过又被朋友问过。
尤其是东北、内蒙客户买新车,总喜欢看车底和防腐层。
所以,出口这路也越来越不好走了。
04 星途“降级”是真还是假?
销量承压,集团也动了手。
今年7月,奇瑞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
星途整体并入了奇瑞国内业务事业群。
这个消息一出来,圈里不少人都在说‘星途是不是要降级了’。
奇瑞高管马上站出来说没有降级,口号还是‘坚持高端’、‘高端势在必成’。
而且前些日子投资人大会也把后续规划说清楚了:
’2+2+3’产品矩阵、固态电池、智驾智舱、强动力,承诺会优先用在星途。
但我这两年跑市场发现,奇瑞在高端这块还不是铁了心只做星途。
像华为合作的智界,戏份越来越重,现在已经要独立运作。
尹同跃董事长甚至亲口说了,智界才是集团第一优先战略。
投的钱超过100亿,据说能铺到5000研发人员。
官方确实说星纪元和智界定位不同,但看价格区间、产品配置,真的差异并没有拉开太大。
最近又有新闻,说奇瑞暂停了星纪元E08的MPV项目,资源转投智界新MPV。
这里面的资源分流,实在难说没有影响。
05 市场真实反馈才是老大
绕了一圈,说人话就是:
星途这两年,不管国内还是海外,压力大了。
哪怕不停投新车型、搞智舱、上高科技。
只要销量没起来,品牌战略变动、资源倾斜都是水到渠成。
就像我常跟朋友说,车企业务调整不是拍脑袋。
前面销量没跟上,后面调整是迟早的事。
但我得承认,新能源市场复杂。
今年红海厮杀,动辄10多张牌同场比拼,不靠硬核技术抢场面,靠喊口号真不行。
星途想在高端阵营立住脚,还得继续苦练基本功。
至于能不能冲击30万辆年目标,咱们就不多做预测了。
毕竟,这年头,行业里看得准的不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