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车市都像是大侠们切磋剑法,各家品牌动不动就端出“新势力”“定义未来”的豪言壮语。可仔细琢磨,有的品牌玩的是参数游戏,热衷跟风,一味堆料,只想着追热点;而有的品牌则更像是懂行的老中医,专治各种“选择困难症”,并且自己还从不迷信什么风口。这其中,领克就是个特别的例子。
聊起领克,你可能第一印象是年轻个性,可人家做事一点都不随波逐流。这不,2024年上半年刚把全尺寸SUV领克900拉出来,还没喘口气,下半年就又盯上中大型插电混动轿车的市场,领克10 EM-P已经箭在弦上。连续出招,都主打一个精准:让用户有的选,选得安心,不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
跟领克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穆军聊下来,他给的思路挺直接——立足点永远是“用户热爱”而不是跟风。造车不是答多选题,而是得琢磨社会上这帮车主到底心里打的什么算盘。所以领克的产品线才会一头扎进燃油、混动、纯电三条赛道,谁都不偏心。
你要说现在买车有啥难题,领克很清楚。不少人其实就是“想保留燃油的手感,不敢碰纯电的续航焦虑,更不想放弃过日子的习惯”。特别是原本开着B级燃油车或豪华品牌入门款的人,都到了升职加薪、家里有娃的阶段,选新车就开始抓耳挠腮。选纯电,怕下乡没地方充;选传统油车,又觉得“没赶上时代”;混动?既要续航长,又要性能,最好还能全家出游不掉链子。这不是少数人的纠结,而是当下社会最主流的纠结。
正是盯上了这些现实“小九九”,领克10 EM-P才没跟着市场瞎起哄。这车核心就是“无焦虑混动”:双电机加上高效发动机,能做到240公里纯电续航,综合里程能超过1400公里。既能日常通勤“用电省钱”,又能长途旅行不怕迷路没电,着实让人少操不少心。零到一百加速5.1秒是为了证明性能也是一流,关键还把“快感”跟“平顺”很好地调和了。在穆军眼里,追求不是一个人的爽,而是带着全家人都能满意。
燃油、纯电、混动三条线并举,充分考虑到中国市场之大,用户需求之杂。就像饭桌上,有人必吃米饭,有人无肉不欢,还有人喜欢清淡,非得都满足才算做好东道主。领克就是吃透了这个道理,产品线也做得相当有弹性:燃油车供赛事乐趣党;纯电车就给喜欢科技的那批人;混动则成“链接者”,谁都不落下。
别家的新能源车动辄“全员d电动化”,把混动和燃油当时代落后。领克态度非常明确:不拿用户的未来当赌博筹码。市场太大,没法一棍子打死所有需求。多条腿走路才不怕掉队。
你要说技术,看似是“谁的参数更牛”这个老生常谈。可领克打的是“体验牌”。比如领克10 EM-P底盘调校走的是赛事技术下沉民用,纯铝合金双叉臂前悬挂、五连杆独立后悬挂,搭配液压可变阻尼,说白就是不仅高速稳得住,湿滑路面也不发飘。不是一味追求快,而是盯住开起来的信心和质感。高速变道、复杂路面都能做到“四平八稳”,比那些光会“零百跑得快”的选手更靠谱。
智能化方面也不是盲目加屏和刷存在感。车内大屏不是比谁大,而是提升交互效率,语音系统反应速度拉到30%提升,还能发掘各种出行场景需求,比如工作日堵车自动推荐停车场。这些功能玩的是“让智能成习惯”,不是噱头。
辅助驾驶,看似新鲜,其实领克也在较真。领克10 EM-P配齐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和各种雷达,L2+级别辅助功能,不玩图标、玩的是具体场景。例如高速自动紧急制动可以搞到130公里时速,碰到突发事故可以更快反应,保命要紧,噱头不重要。
安全更是底线。什么85%高强度钢构成笼式车身结构,A/B柱用的是2000兆帕的热成型钢就不说了,就连混动车型的电池都配“五重防护”,撞击、泄漏、热失控预警全系列。再加上各种极端环境实验,零下三十度电池续航还挺住,暴晒后座舱甲醛也远低于国家要求。这种安全标准,穆军自己都说是“底线里的底线”,不只是对数字的执念,是对用户体验的底线坚守。
领克的技术路线核心就是:不比谁数据好看,而是看谁能真心实意解决用户最现实的问题。用户用得舒心,比什么都强。
同样在设计方面,很多新能源汽车千篇一律,用户终究觉得自己开的是“换壳车”还不是“爆款车”。领克坚持原创,不搞山寨,把声音系统、香氛啥的都拉进自主研发体系。不仅让年轻用户告别“撞款尴尬”,也让品牌在全球市场舞台更有辨识度。
能源路线更是强调“共存”:不急着让油车消失,更不会一头扎进纯电。穆军的观点很简单:“中国市场大,油、混、电长期可能都能各占三分之一。”所以领克有“主电副油”款,也有“油电持平”型车,未来甚至可能“主油副电”做足性能。比如领克03搞个外挂电机,把百公里加速拉到3秒内也不是说说而已。鸡蛋不放一个篮子,这才叫科学。
辅助驾驶和操控乐趣,领克不选边站队。前者是工具,解决长途通勤疲劳;后者是玩具,满足个性化需求。“一趟从北京到西安的自驾游,路上靠辅助驾驶省力,到了目的地就自己开车撒欢”,穆军举例一针见血。融合体验,才是用户真正关心的研发方向。
纵观领克的家族产品,从领克03单人驾驶乐趣到领克900的大家庭空间,再到领克10 EM-P的一车多能,这条路走得很明白:把用户的热爱当锚点,在多样化需求里找准机会,用技术真正解决痛点,最后实现用户和品牌的“双向奔赴”。说白了,领克玩的是实用主义里的精致游戏,做得不是花拳绣腿,是拳拳到肉的细致入微。
有些品牌总想一把定未来,结果把客户拉到“非此即彼”的死胡同里。领克看得清楚,不赌风口,也不惧风口转向。你爱燃油、你选纯电、你想混动,都有门路,总能让大家挑到合心意的那一款。中国市场的多元需求,就得靠这种“你站你的山头,我守我的阵地”的策略来应对。毕竟,人生没有万能钥匙,选车也没有绝对答案——但总有品牌愿意用心替你琢磨,该选什么才是你心里最踏实的。
真正厉害的品牌,不是盲目追风口,而是能在风口之外,静下心听见用户小声嘀咕。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