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买埃尔法平替?丰田1.8L混动实测,空间油耗大揭秘

说起在国内买车,尤其是MPV,丰田埃尔法绝对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这车在国内市场简直成了一种现象,明明指导价不算离谱,可你想原价买到,那比登天还难。

加价几十万是基本操作,还得托关系、排长队,搞得跟买什么稀世珍宝一样。

很多人就纳闷了,不就是一台大点的面包车吗,怎么就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了?

13万买埃尔法平替?丰田1.8L混动实测,空间油耗大揭秘-有驾

这个问题咱们先放一边,现在有个更有意思的事儿,丰田自己好像也觉得埃ル法离普通老百姓太远了,于是在海外市场推出了一款新车,名叫Noah。

这车从照片上看,活脱脱就是个缩小版的埃尔法,可价格一换算,才十三万多人民币,听着是不是特别诱人?

感觉一下子就能实现那个“保姆车”的梦想了。

那么,这台被称作“平民埃尔法”的丰田Noah,到底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如果它真来到咱们中国市场,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呢?

今天咱们就把它里里外外扒个干净,用普通人的眼光好好审视一下。

首先得承认,丰田的设计师是真懂咱们消费者的心思。

这台Noah在外观上,最抓人眼球的就是那张脸。

一个尺寸巨大、用了很多亮闪闪镀铬条装饰的中网,几乎占据了整个车头,那架势,那气场,跟埃尔法可以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再加上跟中网连在一起的、造型很犀利的大灯,你猛地从车头看过去,绝对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这是一台价值不菲的高档车。

这种设计思路非常讨巧,它精准地抓住了很多人“花小钱办大事”的心理,用一个极具辨识度和高级感的前脸,来提升整台车的档次感。

开出去,起码在别人看到你车头的那几秒钟里,面子是足足的。

但是,这种美好的幻觉,在你绕到车身侧面的时候,就会被现实无情地打破。

Noah的车身侧面设计得可以说是朴实无华,甚至有点过于简单了。

平直的线条,光秃秃的车门,连一条能让车身显得更立体的腰线都舍不得给。

更让人觉得有点掉价的是那个轮毂,尺寸小得可怜,配上厚厚的轮胎,让整台车看起来有点头重脚轻,一股浓浓的工具车味道就出来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穿了件名牌西装,结果脚上却配了双劳动布鞋,怎么看都觉得不协调。

车尾的设计倒是稍微挽回了一点颜面,用上了现在流行的悬浮式车顶和贯穿式尾灯,造型也尽量向埃尔法靠拢,但整体看下来,这台车的外观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强烈的“割裂感”。

车头值二十万,侧面和车尾加起来可能也就值个七八万,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为了控制成本,设计师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你看得最多的车头上了。

如果说外观的廉价感还只是初见端倪,那么当你拉开车门坐进车里,那股“省钱”的味道就会扑面而来,让你瞬间清醒。

13万买埃尔法平替?丰田1.8L混动实测,空间油耗大揭秘-有驾

车厢内部,你的手能摸到的地方,几乎全都是硬邦邦的塑料。

从中控台到车门内板,再到各种储物格,那种廉价的触感和视觉效果,仿佛在时刻提醒你:“朋友,别做梦了,你开的不是埃尔法,这就是一台普普通通的丰田工具车。”中控台上那块只有8英寸的屏幕,在今天这个手机屏幕都快比它大的时代,显得格外寒酸。

屏幕下方还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一大堆实体按键和旋钮,虽然从实用角度来说,盲操作确实比在屏幕里戳来戳去要方便、安全,但也让整个内饰的科技感瞬间倒退了十年。

这种内饰放在今天十五万级别的车里,尤其是跟我们自主品牌的车型一比,简直就像是上个时代的产物。

不过话又说回来,丰田虽然在看得见的地方抠门,但在看不见的安全方面,却出人意料地厚道。

这台Noah,即便是最低配的车型,也标配了丰田最新的TSS 3.0主动安全系统。

这套系统是干嘛的呢?

简单来说,就是你的车变得更“聪明”了。

比如前面有车突然急刹车,你没反应过来,它会帮你主动刹停,避免追尾;在高速上开车,它可以自动跟着前车加速减速,保持安全距离,大大减轻你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这些功能在以前,那可都是二三十万以上的高配车才有的待遇。

丰田能把这些关乎生命安全的核心配置下放到一台十几万的MPV上,这一点确实值得肯定,也体现了它“安全实用至上”的造车理念。

作为一台MPV,空间表现才是它的核心竞争力。

从尺寸数据上看,Noah的车长不到四米七,轴距两米八五。

这个尺寸在国内市场是个什么概念呢?

它比我们路上常见的别克GL8、传祺M8这些主流MPV要整整小了一圈,更像是一台加大号的紧凑型SUV。

这样的尺寸也直接决定了它的内部空间表现不会有太多惊喜。

它的座椅是2+3+2的七座布局,第二排坐进去,腿部空间大概有一拳多点,中规中矩,但想舒舒服服地翘个二郎腿就别想了。

关键在于第三排,坐个中等身材的成年人应急没问题,但如果跑长途,那绝对是一种折磨,空间非常局促。

当然,它也有优点,就是空间利用非常灵活。

它的第三排座椅可以很轻松地向两侧翻折挂起来,这时候后备箱就变成了一个巨大而平坦的储物空间,无论是周末去超市大采购,还是全家出游拉行李,甚至偶尔搬个小家电,都非常实用。

再聊聊开起来的感觉。

13万买埃尔法平替?丰田1.8L混动实测,空间油耗大揭秘-有驾

这台Noah用的是丰田那套我们再熟悉不过的1.8升油电混合动力系统,跟卡罗拉双擎上用的是同一套。

这套系统的总功率不大,用在小巧的卡罗拉上还算轻快,但要拖动一台更重、更大的MPV,动力表现就只能用“佛系”来形容了。

你别指望它能给你带来任何驾驶激情,满载七个人的时候,上个大坡可能都需要你深踩油门。

它的使命就是安安稳稳、不急不躁地把一车人从起点送到终点。

当然,这种动力上的妥协换来的是一个巨大的好处,那就是省油。

根据海外的数据,它的百公里综合油耗能低到4.8升左右,这对于一台MPV来说是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了。

在现在油价高企的时代,这意味着它能实实在在地为你的家庭省下一大笔开销。

至于底盘,它用的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挂结构,这是一种成本较低、结构简单的悬挂形式。

在平坦的城市道路上开没什么问题,但一旦遇到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后排乘客就能明显感觉到颠簸,舒适性比较一般。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问题,这样一台优缺点都极其鲜明的车,如果真的被引进到国内,并且定价在十五万左右,它到底有没有市场?

我觉得,这事儿得两面看。

一方面,它的竞争力确实不容小觑。

首先,“丰田”这个金字招牌本身就代表了皮实耐用、省心和高保值率,在国内有大量的忠实拥趸。

其次,它那套混动系统带来的超低油耗,对于那些每年开车里程多、对油费特别敏感的家庭用户来说,吸引力是致命的。

很多人买车,不怕买得贵,就怕用起来费钱,Noah恰好就解决了这个痛点。

但另一方面,它要面对的挑战也同样巨大。

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十五万这个价位,早就被我们自主品牌“卷”成了一片红海。

你花同样的钱,能买到什么样的国产MPV?

像传祺M8,空间比它大得多,内饰用料是满眼的软包和皮革,座椅带通风加热按摩,中控是高清大屏,还有智能语音助手,开出去豪华感和科技感都远超Noah。

再比如比亚迪的宋MAX DM-i,同样是主打省油,但人家是插电混动,能充电能加油,短途用电成本更低,动力也更强劲。

在这些配置拉满、体验感极佳的国产车面前,Noah那套朴素的内饰和刚刚够用的空间,就显得毫无竞争力了。

所以,最终的选择题就摆在了咱们消费者面前:你是愿意为了“丰田”的品牌光环和极致的省油可靠,去忍受它在舒适性、科技感和空间上的全面落后;还是愿意相信我们国产品牌的进步,用同样的钱去拥抱一个配置更高、体验更好的产品?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它反映的是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和价值观。

Noah如果真的来了,它面对的将是一场硬仗,一场传统合资品牌理念与中国市场新消费趋势的正面碰撞。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