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今天咱们来扒点儿汽车圈的内幕!
最近,车市可不平静,不是哪家又发了新款,也不是冒出什么高精尖技术,而是钱!
这事儿甚至惊动了官媒,四省汽车销售协会联手“上书”,这阵仗,堪称年度大戏!
事情是这样:主机厂给上游零件供应商的付款周期拉长到60天,各位或许觉得与己无关,但资本市场嗅觉灵敏,股价应声而涨。
可这背后,真正叫苦不迭的是谁?
是那些风里来雨里去,辛辛苦苦卖车的4S店啊!
你琢磨琢磨,如今车市寒冬,4S店展厅里摆满了滞销车辆,资金链本就紧绷。
更糟的是,厂家承诺的销售返利,一百多天都落不了地!
这简直是釜底抽薪!
我跟各位交个底,现在不少4S店,卖十辆车,得搭进去两辆的利润!
这绝非虚言,实乃赔本赚吆喝!
原本指望厂家返利救急,结果这笔钱却遥遥无期,这哪是合作,分明是温水煮青蛙!
这返利,本该是4S店的“续命丸”,现在却成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想抽身都难。
厂家设置的考核指标,如同曹植七步诗里的“豆萁”,压得人喘不过气:销量、客户评价、投诉数量,甚至连“配合程度”都能拿来克扣返利。
这简直把4S店当成予取予求的工具!
更令人咋舌的是,这笔钱的结算方式也让人哭笑不得。
销售返利基本被强制用于抵扣下一批车辆的采购款,售后维修返利则直接打入配件账户,继续循环使用。
说白了,就是不让你见到真金白银!
4S店自掏腰包垫付全款提车时,账上早已空空如也,这还怎么玩转?
我再给各位看一组数据,保证各位脊背发凉:当下八成畅销车型,实际成交价低于厂商指导价超过两成!
这意味着什么?
卖得越多,亏损越大!
这简直是饮鸩止渴!
此前,全联商会就曾揭开这层遮羞布,调查了四十余家汽车品牌,发现返利账期乱象丛生。
原本约定按月结算的固定返利,十余家品牌硬生生拖延至三个月,更有甚者直接压到半年!
这与巧取豪夺又有何异?
更不必说那些名目繁多的非固定返利,促销补贴给与不给,给与多少,全凭厂家一言堂。
这简直是将4S店的生死大权攥在手心!
“千金散尽还复来”,可如今散出去的千金,却迟迟不见踪影。
最近,四省经销商协会忍无可忍,联名致函,将返利拖延问题公之于众。
这说明什么?
说明4S店已然被逼至墙角!
厂家呢?
也并非毫无动作,搞起了直播间小保养优惠,承诺返利两个月到账。
然而,这些小恩小惠,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
这如同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如今,上游零件供应商不堪重负,停止赊账供货,下游4S店成批倒闭退网,整个产业链条断裂,只是时间问题。
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迫在眉睫的现实!
我跟各位掏心窝子说,现在不少4S店,外表光鲜亮丽,实则早已债台高筑。
宽敞明亮的展厅里陈列着各式新车,但销售人员的数量却远超顾客。
一家合资品牌的经销商吐露实情:“返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命脉”,结果这笔钱拖到店铺关门歇业都没能兑现。
这该是何等的心灰意冷!
主机厂财报数据亮眼,全仰仗经销商负重前行。
需要冲销量时,高喊“同舟共济”,返利结算却暗地里一拖再拖。
这岂非“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现在,就连售后服务都开始直播卖套餐自救,展厅冷清得如同鬼蜮。
再这样竭泽而渔,等到4S店纷纷转行,谁来为各位的车提供售后保障?
届时,你的爱车若出了问题,恐怕连一家靠谱的维修店都难寻!
此事一出,舆论哗然:返利账期长达半年?
厂家比黑心中间商还狠!
卖车赔本,修车亏损,四省协会这次真是为民请命!
也有人戏谑道,听说某品牌又推出了新的考核指标?
经销商不如集体躺平!
反正干得越多,亏得越多,不如明哲保身!
当然,也不乏看客心态,二手车商恐怕要笑出声了,你们闹得越凶,他们捡漏的机会就越多!
因此,我奉劝各位,购车之前,务必打听清楚返利结算周期,超过三个月的品牌,售后服务随时可能崩盘!
届时,你的爱车将沦为无人问津的孤儿!
归根结底,这起事件的核心,在于主机厂与4S店之间的利益分配失衡。
主机厂追求利润最大化,4S店则力求生存,若双方无法达成共赢,最终只会落得两败俱伤的结局。
那么,各位认为,主机厂应如何调整返利政策,才能让4S店走出困境?
或者说,4S店又该如何自谋出路,才能摆脱任人宰割的局面?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