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企们争相把SUV造得比游艇还豪华时,普通人连加满一箱油都要精打细算。2025年这场旗舰SUV的军备竞赛,像极了饿汉围观满汉全席——闻得到香味,摸不着碗边。
极氪9X敢叫价百万,仰望U8L能当潜水艇用,这些移动行宫的宣传词里写满了"颠覆""天花板",却唯独忘了问问:中国家庭平均月收入还不到6000元的社会里,究竟是谁在消费这些陆地航母?某车企高管曾得意洋洋地说"我们的目标用户根本不在乎油价",这话听着刺耳——不是消费者不在乎,是能买得起900V高压平台的人,早就不和老百姓活在同一个气压层了。
更荒诞的是所谓"性价比屠夫"小米YU7。22.59万的起售价被吹捧成良心价,可要知道全国80%的购车者预算都在15万以下。当车企把激光雷达、空气悬架这些配置卷上天时,三四线城市还有大把家庭在纠结要不要买带安全气囊的入门款。某新能源销售跟我掏心窝子:"现在卖车就像在演科幻片,我们给农民大哥讲解自动驾驶,人家只关心后座能不能放平拉化肥。"
这场豪华SUV狂欢暴露了最残酷的消费折叠。一边是车企拿着放大镜找"高端用户痛点",给座椅装上16向调节还嫌不够尊贵;另一边是网约车司机在充电站抢平价充电桩,多等十分钟就少接一单。某充电站老板说得实在:"你们媒体总报道的5分钟快充,我这儿三年都没见过一台能支持的车型。"
不是说不能造豪车,而是当整个行业都在跪舔前1%的消费者时,谁来为剩下的99%认真造车?看看那些被戏称为"电动爹"的入门电动车吧,续航缩水、充电起火、智能系统卡成PPT,这些真金白银支持国产车的普通消费者,反而成了技术迭代的试验田。某维权车主群里流传着心酸段子:"买旗舰款的是VIP用户,买基础款的是公测员。"
当仰望U8L在沙漠里表演坦克掉头时,我们更该问问:为什么至今没有车企能造出10万级的安全家用车?当极氪炫耀1400TOPS算力时,那些连ABS都舍不得装的低价车还在县乡市场大行其道。汽车工业的进步不该只是科技树往云端疯长,更要记得把根系扎进普通人的土壤里。
下次再看到车企吹嘘"重新定义豪华",不妨问问他们:什么时候重新定义下良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