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S6东北续航实测!这“新物种”实力到底有多强?

谁说电动车在东北就是“趴窝王”? 最近一位汽车博主干了件狠事,开着新一代智己LS6从沈阳一路向北,在秋意已寒的东北高速上硬生生跑出了1269.8公里的综合续航。 测试条件堪称地狱难度:70%高速路段、低温开暖风,这些本是电动车的“续航杀手”,结果LS6反而秀了一把肌肉。 这场实测不仅打了无数“电动车不过山海关”论调的脸,更让行业惊呼:原来增程车还能这么玩!

智己LS6东北续航实测!这“新物种”实力到底有多强?-有驾

那位博主原以为就是场普通续航测试,天亮出发打算天黑前收工,没想到一路跑到半夜才结束。 东北秋季气温已经掉到个位数,行车必须开暖风,高速比例又高,全是增程车最怕的场景。 结果LS6的52度Max版车型直接干到1269.8公里,相当于从沈阳一口气开到北京还能再绕两圈。 这种表现放在传统认知里简直像开玩笑,实测数据就摆在那儿。

智己LS6用的“恒星超级增程技术”是这次破纪录的关键。 普通增程车在低温下电池活性下降,续航经常腰斩,LS6的电池包用了航天级保温材料,配合智能热管理系统,零下20℃环境下续航还能保持90%以上。 它的52度电池包纯电续航标称450公里,实际测试中哪怕开暖风也能稳在400公里左右,这已经接近很多电动车标称的常温续航了。

智己LS6东北续航实测!这“新物种”实力到底有多强?-有驾

增程车最让人吐槽的就是亏电时动力变肉、噪音变大。 LS6的1.5T四缸增程专用发动机热效率拉到41%,匹配骁遥275.5kW放电模块,亏电状态下加速照样干脆。 ERNC主动降噪技术,增程器启动时车内噪音最低只有0.01分贝,央视尼格买提上车试驾时根本没察觉发动机何时介入,还以为全程都是纯电模式。

东北用户最关心的冰雪路面操控,LS6靠灵蜥数字底盘解决了。 这套系统包含双向18度后轮转向,5米长的车转弯半径只有4.49米,窄路掉头比很多小车还灵活。 冰雪路上遇到突发情况,它的爆胎稳定控制能瞬间调整四轮扭矩,避免甩尾。 实测在结冰路面上60公里/小时急刹,车身姿态依然稳如老狗。

智己LS6东北续航实测!这“新物种”实力到底有多强?-有驾

市场反应最能说明问题。 东北4S店销售反馈,来看车的用户里三成是原来开燃油车的,有车主当场用宝马X3置换LS6。 沈阳一位用户说之前开电动车冬天续航掉到150公里就焦虑,现在LS6能稳定跑400公里以上,终于敢冬天跑长途了。 哈尔滨的网约车司机组团换车,算账发现LS6百公里能耗折算才2.07升油,比烧气还便宜。

横向对比同级车,LS6把800V快充、空气悬架、激光雷达这些百万级配置全系标配。 竞品车型顶配才有的后轮转向和ISC交互灯,LS6中配就给了。 价格卡在19.79万起,却拿出1502公里综合续航,直接改写20万级SUV的价值标准。 有媒体拆解发现它的前双叉臂悬挂用料对标保时捷,价格只有三分之一。

智己LS6东北续航实测!这“新物种”实力到底有多强?-有驾

选购建议很直白:52度Max版性价比碾压同级。 多花两万块就能拿到激光雷达、后轮转向和副驾屏,比竞品顶配还多出贝果舒压座椅。 如果常跑长途,长续航版更合适;市区代步的话标准版配置也够用。 4S店销售说现在订车要等三周,北方用户占比从年初的10%涨到30%,库存车根本留不住。

技术细节上,LS6的电池包采用蜂窝式防撞结构,扛住了零下30℃冷冻试验。 它的800V平台在东北冬天充电依然能保持170kW峰值功率,15分钟补能310公里。 传统增程车低温充电功率会掉到60kW以下,LS6靠自加热电芯解决了这个问题。 工程师在漠河测试时发现,即便在雪地里静置整夜,第二天早上电池电量几乎零损耗。

智己LS6东北续航实测!这“新物种”实力到底有多强?-有驾

用户实际使用场景更说明问题。 长春一位车主分享经历:冬天带孩子去长白山滑雪,全程开暖风座椅加热,续航只打了八五折。 过去开某品牌电动车同样路线要充两次电,现在LS6一箱电往返绰绰有余。 沈阳网约车司机实测,市区跑一天电费不到30元,比燃油车省一半还多。

底盘调校偏重北方路况。 70mm行程的空气悬架遇到积雪坑洼路面自动升高,通过性不输越野车。 后轮转向在冰雪弯道体现价值,车身轨迹异常稳定。 有车主在结冰湖面测试极限操控,系统介入时机比人工反应快0.3秒,连续变线时车身基本无横摆。

噪音控制达到变态级别。 专业设备测量显示,LS6增程器介入时方向盘振动幅度只有0.02毫米,相当于手机振动强度的十分之一。 NVH工程师用了三层隔音棉加主动声学补偿,使车内噪音曲线平坦得像图书馆。 有媒体在高速隧道内测试,120公里时速下后排通话清晰度仍保持90%以上。

充电网络适配性超出预期。 东北地区充电桩普遍老旧,LS6的兼容系统能自动匹配不同桩型功率。 测试组在牡丹江用老国标桩充电,功率依然能拉到120kW。 它的智能升压模块可适应150V-1000V电压波动,这在电压不稳的偏远地区尤其实用。

售后服务针对北方做了优化。 黑龙江用户享受电池终身质保加冬季专项检测,4S店提供免费存放雪地胎服务。 厂家在东北布局了20家专属快修站,承诺2小时应急响应。 有车主在长白山无人区车辆报警,救援团队4小时赶到现场,检测发现只是传感器误报。

二手车市场反应开始显现。 车商反馈LS3个月车龄的二手车残值比同级高5%,北方车源尤其抢手。 评估师发现它的电池衰减曲线异常平缓,10万公里后容量仍保持92%。 有二手车平台推出LS6专属检测标准,重点核查低温环境下的系统稳定性。

行业专家拆解分析指出,LS6的电子电气架构采用区域控制模式,线束重量减少30%却实现更多功能。 它的中央计算平台融合了智驾、座舱、车身三域数据,处理延迟降到微秒级。 传统车企类似架构通常只在高端车型出现,LS6下放到20万级颠覆。

用户自发测试越来越多。 抖音上有团队复现东北续航测试,结果LS6在零下15℃环境跑出1218公里。 黑龙江汽车协会组织冰雪拉力赛,LS6在混动组碾压多款燃油性能车。 这些民间实测数据不断验证官方宣传,形成口碑滚雪球效应。

经销商培训材料着重强调低温性能。 销售话术里包含零下20℃充电速度对比表、冰雪路面制动距离数据等硬核内容。 厂家给北方店员额外发放低温补贴,要求所有人必须通过极寒驾驶考核。 这种深度赋能使得终端推介成功率显著提升。

供应链信息透露,LS6的电池包供应商新增了防冻电解液专利,低温离子导电率提升40%。 电机采用纳米晶稀土永磁材料,零下40℃仍保持强磁通量。 这些底层创新普通用户看不见,直接决定了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

竞品反应速度加快。 某品牌紧急推出“寒带版”车型,宣传零下10℃续航保持率85%,实测数据与LS6仍有差距。 行业分析师指出,LS6的技术领先期可能维持12-18个月,这期间它会持续收割北方市场增量。

用户调研显示满意度焦点集中。 东北车主给LS6打分时,92%的人把“冬季续航真实性”列为最高满意项。 有趣的是,广东车主反而更关注后轮转向的灵活性,这说明产品在不同市场能击中不同痛点。 这种适应性正是爆款的特征。

产能爬坡速度反映市场需求。 工厂为LS6开设双班生产线,北方专用版本占比从10%提升到25%。 物流部门新增哈尔滨、长春直发专线,缩短交付周期。 有消费者反映订车时销售直接展示在途车辆位置,这种透明化操作增强购买信心。

技术迭代节奏还在加快。 工程师透露下一代平台将实现零下30℃续航零衰减,目前已在漠河进行原型车测试。 供应商名单出现更多航空航天企业,暗示技术标准正向极端环境领域突破。 这种研发投入强度让跟进者压力巨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