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新的电动自行车国标正式上线了。这可不是小改动,而是被很多人称为“史上最严”的一次升级。从这一天起,咱们骑的电动车,全得按新规矩来。
这个新标准一出,整个行业都动起来了。千亿级别的市场,一下子被搅得热热闹闹的。最明显的,就是价格乱成一锅粥。
就在新规实施前几天,各地电动车店出现了奇怪的一幕:一边是旧款车疯狂降价,最高直接砍掉1240元;另一边呢,部分热门大车型反而涨价,贵了200到500块不等。
为啥会这样?就是大家抢着买还能上牌的旧国标车。库存不多了,需求又猛,价格自然往上冲。
广州天河一家雅迪店老板说,这几天旧款车平均每辆涨了200块左右,店里快清仓了,剩不了几台。
还有家店老板透露,能上牌的大电动车咨询的人最多,现在比平时贵300到500块。不是商家想涨价,是真货少人多。
但也有降价的。为了清库存,不少品牌开始甩卖。比如小刀乐语2.0,从2799降到1599;爱玛元宇宙Pro,从3799降到2559;小牛G400T也从4749降到3599。便宜了,但得抓紧,卖完就没了。
这次新国标最大的变化,是限速更严了。车速只要超过25公里,电机立马断电。也就是说,你想超速,车子自己就不给你动力了。这一招,直接从源头堵住非法改装提速的路子。
除了限速,电池、控制器、限速器这些关键部件,也都加了防篡改设计。想动手脚?没那么容易。
整车重量限制也调整了,铅酸电池的车重上限提到63公斤。塑料用量也不能超过整车的5.工减料。
还有一个重点:如果是用来送外卖、做租赁这些经营性的电动车,必须装北斗模块。这个模块能实时定位,提供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关键是,用它不收费。
新标准一来,小厂日子不好过了。中国自行车协会分析说,大概有38%的小企业,因为技术跟不上、成本扛不住,会被淘汰出局。
大厂倒是拼得更狠。雅迪虽然销量跌了20%以上,利润也少了一半,但还是砸了12个亿,专门搞新国标车型的研发。
产业链也在变。带防篡改功能的智能控制器,价格比以前贵了40%。可市场接受度涨得更快,2024年才15%的渗透率,到2025年上半年已经冲到60%。
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外卖小哥。有人抱怨,每单时间多了5到8分钟,一天下来少跑好几单。
有骑手说,以前一天能送五六十单,现在只能跑三四十单,到手的钱差了一大截。平台也扛不住,纷纷调整配送算法,把时间放宽了些。
普通上班族也不轻松。有人讲,以前15分钟能到的地方,现在要半小时。速度一降,通勤效率跟着掉,尤其是堵车的时候,更难受。
在不让骑摩托的城市,摩托车销量悄悄涨了。2025年上半年,全国卖了1061.46万辆,比去年同期多了11.54%。
特别是大排量的休闲摩托,排量超过250ml的那种,卖得特别火。半年销量突破50万辆,同比翻了一倍。看得出来,大家买摩托不只是为了代步,更多是图个乐趣,或者表达个性。
新国标带来的安全提升是实打实的。公安部预计,轻型电动车事故死亡率能降25%到30%,一年大概能少死1500人。这份“安全账”,迟早会被更多人认可。
专家也建议,别一刀切。可以学个过渡期,再配上补贴,让老百姓慢慢适应,别一下子太难。
随着市场规范起来,电动车的保险、维修这些配套服务也要火。预计到2027年,光是保险这块,市场规模就能超过50亿元。
现在市面上,还有37%的电动车不达标。算下来差不多2100万辆,都得换。再加上每年正常的更新需求,未来两年,可能催生出5000万辆以上的新市场。
那,现在买旧标准的车,合适吗?要不要赶紧出手?
这事儿得看你怎么想。便宜是真便宜,但能不能上牌,能用多久,都是问题。毕竟政策摆在那儿,早晚要合规。
想图省心,还是等符合新标的车更稳妥。反正市场越来越清楚,乱来的时代,过去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