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过本田家的电驴子Cub e:、Dax e:和ZOOMER e:后,2025年本田在国内电驴子圈又有新动作,五羊本田的WH8000D复古电驴、新大洲本田的SDH1500DT-2踏板车的申报,明显是品牌新打法的延续。
五羊本田的WH8000D和新大洲本田的SDH1500DT-2当中,WH8000D作为本田家首款要上市的电驴,最近在外网火得不行。
老外们讨论得热火朝天电动车江湖战况:虽然有些网友觉得电驴子没啥搞头,但最新数据打脸了——全球两轮电动车市场像坐了火箭,预计2026年规模能冲到693亿(每年平均涨6.5%)。
别看这几年电动车圈子里新人换旧人折腾得厉害,但传统大厂们转型还是小心翼翼的。
当新牌子们搞技术升级和产品老是翻车时,本田这帮老大哥们早就把电动车计划写进了正经发展大纲里。
电池还是老大难问题:想达到和油车差不多的续航,电池死沉还贼贵,搞得普通老百姓根本不想买单。
作为全球摩托圈里占了四成地盘的大佬,本田得两头兼顾:既要稳住油车的基本盘,又要给未来电动车铺路。
特别是在咱们中国市场,现在电动车和新能源车的新势力猛得很,像雅迪小牛这些本土牌子直接给本田的全球计划添堵。
毕竟大家现在买东西都看实惠,谁还管你牌子响不响,划算才是硬道理。
印度成了两轮车新焦点:这几年印度摩托销量直接超过中国,全球每卖出10辆摩托就有4辆在印度。
光是2025年某个月就卖了42万台,创了新高。
这个新兴市场成了香饽饽,本田直接把印度当成了全球战略大本营。
不光油车卖得欢,靠着印度政府又是补贴又是搞充电站的电动车政策,加上每年2000多万辆的两轮车大市场,印度电动车发展跟开了挂似的,早晚要成电动车新基地。
比起本土新秀Ola Electric的猛冲猛打,本田走的是靠谱路线:先用质量说话,把供应链理顺,推出Activa e:和QC1试水,结果卖得还挺好。
还搞了个电池共享的"本田换电"新点子,又在班加罗尔盖了新厂子,搞组合式架构方案,用外购电池+全流程优化生产,估计2028年能年产50万台。
这波操作明显是要在印度这个电动车增速最快的市场抢地盘。
新厂子搞的是组合式架构设计不光是看中印度本地市场和政策,本田这步棋还有地域考量:把印度当生产中心,将来辐射印尼、菲律宾这些对电动车友好的地方,搞区域联动。
再慢慢往欧美市场推,比起那些试水的企业,本田更看重生意能不能长久:靠着现成的全球卖车网和售后体系,加上充电换电设施建设,搞出从生产到卖车的完整产业链。
虽然本田在中国电动车市场还跟着别人屁股后头跑(毕竟咱们这边电动化起步最早),但在印度和其他海外市场,本田可是卯足了劲。
不仅要保住油车老大的位置,电动车也要争第一,死守全球两轮车扛把子的地位。
不过中国牌子们正在改写游戏规则,雅迪小牛靠智能+便宜抢市场,九号又用技术升级加速行业洗牌。
对本田既要维持牌子面子,又要应付价格战找平衡,这可能是他们电动车战略最大的难关。
现在全球两轮车都到了电动化关键阶段,本田的每个动作都关系到它还能不能当老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