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亿!比亚迪史上最大收购案

【158亿!比亚迪史上最大收购案】

开头段:带入场景 + 情绪/悬念
我朋友是个地地道道的“比亚迪粉”。去年刚把汉EV换成腾势N7,前几天又在饭局上激动地跟我说:“比亚迪花158亿买了捷普,你知道这意味着啥吗?”说实话,第一反应是:这不是造手机去了?但冷静下来再看,这事儿还真没那么简单。花158亿不是为了玩票,这背后可能藏着比亚迪下一个十年的路线图。但,这步棋真的值吗?我有点不同看法。

158亿!比亚迪史上最大收购案-有驾

一、这车为啥火?真值吗?
比亚迪现在的热度,不只是靠“秦唐宋汉”这一票车型撑起来的。从2023年9月收购捷普成都和无锡的电子业务开始,它的野心就露出来了:不光是要“造车”,还要把“造电子”这块拼图也补上。捷普是谁?他们是苹果、华为的核心供应商,主要做的是精密电子零部件——说白了,和手机、智能设备脱不了关系。

从用户角度看,这操作可能没啥直接感觉。但如果你是比亚迪的老车主,或者最近刚关注新能源车,那你一定发现比亚迪的车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像“电子产品”了。从DiLink到全场景智能驾驶,再到“车机不卡、生态全”,这些背后都离不开电子能力的升级。

158亿!比亚迪史上最大收购案-有驾

问题来了:作为一个买车用户,我关心的不是你买了啥,而是——你这158亿,能让我用上更好用的车机、更稳定的智驾吗?如果只是把“做手机的技术”搬到车上,那我只能说,还得再看看。

二、参数不错,但问题也不少
比亚迪这几年确实猛,销量、口碑一波一波上来,但它也不是没有短板。比如车主吐槽最多的几个点:车机UI复杂、语音识别反应慢、OTA升级不稳定。这些,正是所谓“电子化”水平决定的。

158亿!比亚迪史上最大收购案-有驾

收购捷普后,很多人开始期待比亚迪能把车机体验拉起来,甚至和华为小艺对标。但我试驾过腾势N7、看过宋L,这两台车虽然配置拉满,但在细节体验上,和问界M7、小鹏G6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尤其是在智能语音、地图联动、驾驶辅助这几块。

有网友调侃:“比亚迪是电池做得最好,车机做得最像安卓手机的车企。”这话不全对,但也不是空穴来风。收购捷普是想补短板,这我赞同。但要真补上,还得看后面几年的产品落地。别158亿砸下去,结果只是换了个更贵的供应商,那就有点亏了。

158亿!比亚迪史上最大收购案-有驾

三、和竞品比,它到底赢在哪?
比亚迪现在最大的优势,不是智能化,而是“体系能力”。电池、电机、电控自研,刀片电池+e平台3.0稳稳站住了新能源“三件套”的C位。这次收购捷普,说白了,就是想把“智能化”也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想再被车规级芯片、屏幕模组这些卡脖子。

对比一下其他几个劲敌:问界靠华为,蔚来靠高端服务,小鹏靠智能驾驶,比亚迪以前是靠“卷性价比”。但现在,他们开始主动补短板、拓边界,这说明比亚迪想做的不只是“卖得多”,而是“卖得久”。

158亿!比亚迪史上最大收购案-有驾

而从战略角度看,这次收购不仅能增强汽车业务,未来还有可能打通手机、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构建一个“比亚迪生态”。这就不是传统车企的打法了,更像是小米、华为那一套——所以你说它是不是要做手机?我觉得不是“做手机”,而是“做生态”。

四、我个人的判断
我个人觉得,这158亿花得值不值,关键看比亚迪接下来3年能不能把产品体验拉上一个台阶。如果你是家用+通勤用户,追求稳定、省心,那么比亚迪现在的产品已经足够了。但如果你像我一样,对智能化、驾驶辅助有要求,那比亚迪在某些细节上还不够“惊喜”。

158亿!比亚迪史上最大收购案-有驾

收购捷普之后,我会更关注比亚迪明年发布的新平台、新车机系统,以及智驾功能的升级落地。别忘了,新能源车的竞争已经从“卷续航”变成了“卷体验”——用户不再满足于跑得远,还要求用得爽。

结尾:欢迎评论交流
你觉得比亚迪这158亿买得值吗?
是“升级短板”的一步好棋,
还是“跨界冒进”的一次豪赌?
欢迎评论区聊聊你怎么看比亚迪的下一步棋——
你会继续选它,还是更信新势力?

21:26

158亿!比亚迪史上最大收购案-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