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车销量破千万辆,上半年优惠直降2万元,市场惯性引争议

标题:预算十五万,到底选哪种车?汽油与新能源之间,有些事真没人聊

油车销量破千万辆,上半年优惠直降2万元,市场惯性引争议-有驾

午后,小区门口那家修车铺,师傅蹲在地上,点着烟卷,和我聊今年卖得最火的车。师傅说现在年轻人懂得多,十万出头就要电车那套,什么辅助、语音、自动泊车,据说都能“从头到尾不碰方向盘”,有次群里的飞哥还真跑整条南环路试过,最后插队时差点剐蹭,还被路边那位老出租司机骂了半天。电车的智能“有时像初中生耍帅”,不见得多实用,但惊喜是有,省油、操作顺、城市里头上下班确实方便。

不过说起买车,隔壁老邵搬着水管子吐槽了一嘴,“电的就是玩具,谁敢开远门?”他去年才换的朗逸,点火那一刻总要听下发动机声音,感觉才像“真车”。这认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十多年前家里第一辆捷达,用料厚实,几十万公里都敲不坏。老邵这套“信合资”的观念,车友群里其实挺多,爸妈辈的亲戚还都觉得“国产电车不靠谱,电池脆皮,保值得慌”。可是今年年初邻居家的秦PLUS DMi半年跑了几万公里,你问毛病?除了倒车有时候“嗡嗡叫”,啥大问题还真没听说。

油车销量破千万辆,上半年优惠直降2万元,市场惯性引争议-有驾

说起保值这事,市场挺怪。上个月油车齐降价,堂哥在城西4S直接砍下2万优惠,车友群有人破口大骂,“新车这么贱,谁还买二手?”老款轩逸二手那报价比前年缩了快一半,销售说现在油车卖新都得强推金融活动,“不是行情好,是惯性太大”,大家还没彻底适应新能源的节奏。有人琢磨,油车保值哪有“电车掉价快”?但最后看见那些挂上终身质保的国产,电池八年十六万公里,厂方敢拍胸脯保证,合资油车就给三年五万质保。售后群里“老张师傅”顺嘴一提,新能源吃亏的多半是小地方充电桩不够,要不然三线城市的滴滴司机早切换了。

还有冷门配置,有一年参加奇瑞电混试驾,车里带个能自动过滤PM2.5的空气净化器,师傅说不是新款老本行,冷知识谁都不理。其实雨天城市里头格外管用,开一年电车没动过油,充电的事常在家里偷懒用慢充,刚下过雨那会踩油门轻飘飘的,比旧飞度还顺。电车圈里没几个真正玩动力的,群里“阿健”曾愣头青借来蔚来试加速,还以为能跟小钢炮比,最后隔壁技师摇头说:“就你这块头,还是电的省心。”

油车销量破千万辆,上半年优惠直降2万元,市场惯性引争议-有驾

当然实际用车没那么追参数,群里有人说电车百公里真能做到“一二升油耗”,但销售介绍每次都模糊,“亏电不补电嘛,看你怎么算。”传统油车呢,老邵的朗逸开下来市区七升起步,逢上春运高速才省点。师傅说机械出事多,烧机油那些一查论坛一大片,连丰田CVT最近都频传异响,还不如了以前那套AT皮实。但换到电车,体会最深的其实是养护简单,除了刹车片和玻璃水该换,发动机啥都不用管。听说电池健康码就像手机查,常新常用,保养费用打对折。

讲真,买车很多时候不是算账。楼下老李糗事一堆,家里有钱,却偏早几年买了日系油车,哪怕新出的电混更省。他常嚷嚷买菜得比三家,人醒着就要多算一分钱。车这玩意儿偏偏不按这套逻辑,可能总想图个“心里踏实”,还是邻居说的那句话:“油车念旧,合资就是惯性。”实际体验,电车比油车在城市里开,操作轻快,里程焦虑没那么严重。大件坏不了,小毛病一查电控就解决。只是买了油车的人,总觉得“合资宝马永远值钱”,像当年等诺基亚抗得住智能时代,最后谁也没撑住。

油车销量破千万辆,上半年优惠直降2万元,市场惯性引争议-有驾

今年说起来,到六月底,油车还有千多万销量。师傅笑,“就是惯性起作用咯。”其实习惯这东西容易积累,真要断裂了,没人会舍不得。未来啥样,现在想都是白搭,不如多试几种车开开。去年小区那辆老飞度,已经被年轻人收去做改装,电车去哪儿没人理。我家那秦Dmi,上个月刚补了玻璃水,到现在也没闹过脾气。朋友圈常聊电车趣事,谁家的自动泊车最灵,谁又碰上小毛病,还时不时笑油车的老轰鸣。但真遇到下雨天充电桩排队,有人又开始怀念油车的好——“加油还是快,小地方电桩还真是稀罕物。”

顺便提一句,昨天群里阿健发了张照,他那辆旧朗逸二手没人收,挂了两个月,电话也没几个。我嘱咐他别急,实在不行转给家里做练手,至少发动机的声音还有点念想。电车哪天普及得像牛奶蛋糕般,估计这些车的故事也能流转下去。

油车销量破千万辆,上半年优惠直降2万元,市场惯性引争议-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