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中国在新能源汽车(EV)领域的崛起速度令人瞩目,已经从曾经的“廉价仿制品”形象转变为全球汽车行业的主要竞争者。如今,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销售国,还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了38.2%,共注册了1120万辆电动汽车,其中包括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其中,PHEV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33.3%增长到43.4%,而BEV的市场份额则从2023年的66.7%下降到56.6%。
2024年,中国乘用车出口增长了近20%,达到近5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出口量达到128万辆,同比增长6.7%。
比亚迪在2024年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导者,共交付了352万辆汽车,同比增长28.2%,占据了31.4%的市场份额。比亚迪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其多款车型位居销量榜前列。
五菱(包括宝骏品牌)以673,279辆的交付量位居第二。特斯拉在中国的交付量为659,012辆,同比增长7.6%,位居第三。此外,理想汽车和吉利汽车也表现出色。
2020年,外国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比为62%,原本预计中国需要大约 20 年才能实现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但出乎意料的是,2024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占比就达到了 41%,而从 2000 年到 2020 年这二十年间,这一占比才达到 5.4%。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崛起,传统国际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逐渐下降。例如,保时捷、宝马、奔驰和奥迪等豪华品牌在中国的销量均出现下滑。此外,像三菱、铃木、菲亚特等汽车制造商最终纷纷让步并退出了中国市场,而其他企业也开始意识到自己正逐渐失去主导地位。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市场正在迅速扩大,2024年出口量达到128万辆。然而,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进口设置了高额关税,试图遏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扩张。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拥有显著优势,包括强大的供应链、较低的生产成本以及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此外,中国在稀土等关键原材料的供应上也占据主导地位。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同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份额可能继续扩大,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埃隆・马斯克去年就曾发出过警告,而就在十多年前他还曾轻视中国汽车产业:“他们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如果不设置贸易壁垒,他们将击败世界上大多数其他企业。”
“老牌汽车制造商必须找到与中国同行竞争的方法,否则他们将把新能源汽车市场让给中国品牌,就如同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汽车制造商在小型汽车国内市场上输给日本制造商一样。那些无法摆脱传统商业模式思维的传统品牌,有可能会受到廉价且‘足够好’产品的冲击。” 艾睿铂咨询公司亚洲汽车与工业部门总监斯蒂芬・戴尔总结道。
内容来自:Bloomberg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