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来了!曾一度陷入停滞的威马汽车近期正式官宣复工复产,这家最早跻身造车新势力阵营的车企在经历破产重整后,终于迎来转折点。根据最新披露的计划,威马本月就将在温州基地恢复EX5和E5车型的生产,今年保底生产1万辆,力争实现2万辆目标。大伙儿都清楚,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这次重整能否让威马重新驶入发展快车道,成为不少车主和行业观察者关注的焦点。
新威马为自身发展制定了三步走规划,从复兴阶段逐步过渡到跨越阶段。不仅国内市场要恢复产销,还要布局泰国工厂,开拓东南亚和中东市场。到了2026年,他们的目标是实现10万辆满产运行,预计收入近百亿元,并可创造3000多个就业岗位。大家也在关心,这种大规模的投资与生产计划,究竟能多大程度带动相关产业链复苏,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多少新活力。
产品方面,新威马计划未来5年推出10款以上新产品,涵盖从A00级到C级的轿车、SUV、MPV等多种车型。这些产品将包括纯电动和增程式两种技术路线,以适应全球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咱老百姓买车最看重的是实用性和性价比,这些新车型能否真正满足消费者的期待,还要等待市场的检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威马汽车的重整投资人和新股东是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公开信息显示,翔飞与宝能系存在诸多关联。翔飞的法定代表人和实控人黄晶,同时也在昆山宝能汽车有限公司担任实控人。这种关联关系也让一些行业观察者关注宝能系的汽车产业布局是否会因此而发生变化。
当然,威马复活之路也面临不少挑战。品牌形象修复、售后体系重建、渠道网络恢复,这些都是需要一步步解决的现实问题。有业内人士指出,车市现在的竞争已经“卷到没边”,威马首先面临的还是生存问题。接下来值得期待的是,新威马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重新赢得消费者信任,让老用户的车机系统不再沦为“数字废墟”,让新用户敢于选择这个历经重生的品牌。
温暖的是,威马的复工复产得到了上海及温州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温州市政府不仅考虑将新威马纳入本地公共采购,还可能为复工复产、产线技改等给予补贴支持。这些举措让人看到地方政府对制造业企业的实实在在支持,就像邻居大哥伸手拉一把暂时遇到困难的兄弟,这种守望相助的精神正是中国经济的韧性所在。
威马的复活故事才刚刚开始,能否在激烈竞争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杀出重围,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的双重考验。但无论如何,这家企业的重整重生已经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一个转型升级的参考样本,其最终结局如何,将成为观察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