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车担心被中国超越,新能源落后,全球市场变天

最近铺天盖地的新闻都在谈“中德汽车决战”,德国媒体一副末日来临的样子,说什么德国汽车受到来自中国的巨大威胁,老本行要垮了,德国汽车要被中国车打趴下了。这事儿说得有点严重,但真的会像他们想的那样,中德在欧洲打生死战吗?我看,德国人这回可能是想多了。

首先说句明白的,德国媒体慌得一批,不外乎那几个理由:在慕尼黑国际车展上看到中国车企铺天盖地,连自己家的地盘都让中国品牌占了一大半;再加上哪哪都说中国工程师厉害,「德国政治家光开会不干活」这种反思都出来了。《世界报》《南德意志报》轮番上阵,一个劲儿唱衰,说什么德国如果不甩开对中国电池的依赖,汽车强国地位就没了。

但我觉得吧,先撇开“情怀”和“焦虑”,静下心来问一句:德国车企眼下有资格和中国车“决战”么?老实说,还真够呛。中国这几年在新能源车上的进步是质的飞跃。德国以往那些傲娇的资本——质量、手艺、品牌溢价,现在看在年轻人眼里也就那么回事,“铁皮厚、门结实”,买车那才不是第一考虑。

现在最要命的是,德国汽车在新能源化、智能化这两大主航道上没跟上趟儿。电池、电驱、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中国已经赛道领先,德国在软件自动驾驶上甚至还得抄中国作业,比如合作华为。如果不是靠着欧洲本地贸易保护主义的“防火墙”,德国车在本土都很难稳住位置。

回头看看现实,欧洲一边说要全球化公正竞争,一边关税加得比墙还高,还来点“标准不通过”等套路,防中国车进来比防外星人还上心。结果呢?中国新能源车在欧洲市占率本来就低得可怜,哪来的什么“决战”?更多是德媒自high。

这事挺荒谬的,真要靠产品力单打独斗,德国车在中国市场早就干不过中国本土车了;反正把门一关,哪怕中国车再能打也进不来。要是真开放市场自由竞争,我觉得德系车头也过不去。你说这是决战?这是真打不过就堵门交保护费。

再往深处说,德国汽车信仰那套“机械美学”,其实在智能互联、服务体验、智能辅助驾驶这些新时代玩法前面,份量没那么重了。“动力十足”,那是过去的事情;现在用户要“用得舒服、软件好用、互联好、升级快”。年轻人压根不在乎你那点“百年历史”,更看重车联网、自动泊车、语音助手这些功能。中国的蔚来、小鹏、比亚迪玩这些真是手到擒来,德国大众、奔驰这种软件老掉牙,换谁谁着急。

有些人会说,不是还有质量优势吗?但企业怎么转型是关键。得益于中国智能化快速“刷版本”,许多中国车在各项榜单上已经把德系老牌干翻了。像比亚迪、鸿蒙智行、理想ONE们,各种榜单吊打奔驰宝马。别觉得新势力只是玩营销,确实造得越来越好。说白了,德国那套昔日荣耀,到今天变成了拖累,进化速度跟不上。

来一句拷问:德国车未来靠什么翻身?靠研发根本推不动,靠品牌溢价也顶不住新生代的审美变迁。你卖30万,人家中国品牌20万更智能、用起来更术实,德系过不了这个坎。

话说回来,为啥德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赛道慢悠悠?其实道理也简单,德国车的技术体系过于庞大,员工和配套供应链都跟着燃油车老路走。如果强行掉头,会撼动老工会,动了奶酪没人干;要是慢慢转,外面早变天了。内部被利益结构和惯性锁死,这事不怨德国,也有历史包袱。

德国车担心被中国超越,新能源落后,全球市场变天-有驾

再拓一层说,哪怕中国车进不了欧洲,但在全球新兴市场,中国车早就攻城略地了。东南亚、中东、拉美,谁更有用户需求、价格敏感、生产灵活、服务跟得上,谁就能赢。像奇瑞、比亚迪这些中国汽车,基本以性价比和配置为王,德国车连正面竞争的勇气都没有。你说德国车能靠着欧洲那点本土市场活到多久?等贸易保护一松,中国车连那点市场份额都吞了。

再讲个现实层面,制造业能级其实是国力和技术进步的体现,中国整个电动产业链是全世界最全的。能研、能造、能用,配套全,成本压得死死的。我问大家一句,全球哪个国家能在三年里造出亿级规模的动力电池?能让所有上下游企业都挣钱还不断创新?这不是简单堆钱能搞出来的,得有完整的土壤生态。德国再有钱,也追不上中国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

还有一个隐藏危机,对德国更要命:中国企业现在掌控了新能源关键技术专利、材料供应链、生产制造。比亚迪宁德时代这样的大厂,甚至敢卖技术给奔驰宝马。前些年大家还觉得华为稀奇,现在中国新能源企业连出口欧洲都成产业链。

欧洲那套老本行越来越没法支撑德国经济。如果内循环转不过来,外需又被中国新能源吃掉,德国就会出现产业断层。这不是杞人忧天,是眼前发生的事。

德国车担心被中国超越,新能源落后,全球市场变天-有驾

最后,再抛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德国(以及欧洲)在过去几十年一直主导汽车行业?靠的是什么?那如果新时代的汽车定义彻底变了——不再是马力不再是底盘,而是软件、智能体验、用车成本——那谁还能活下来?在全球能源转型、技术突破、供应链重构的大背景下,谁才是主角?

我得说,喊“中德大决战”没用,你需要的是自省和学习。当年德国汽车称霸世界,也不是靠贸易保护攻城拔寨;现在落后,还不知羞羞答答遮着丑,只会加壁垒怕竞争。你说以后小孩学开车都是在智能座舱里喊一句“开到奶奶家”,德国还在研究变速箱咋升级,那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了。

德国车担心被中国超越,新能源落后,全球市场变天-有驾

要是德国车企有点担当,就别拽那点傲慢了。老老实实学习中国经验,合作共赢才有下一轮机会。而如果还是闭门造车、自怨自艾,到最后就是——欧美市场自嗨自乐,中国汽车攻城略地,主角悄悄换了人,历史照样往前走。

所以啊,别老幻想什么中德汽车大决战了,真正的较量是速度和变革,是对未来的理解程度。现在德国着急了,可光着急没用,得练内功,得从别人的进步中找到自己的问题才行。不然,车展摆得再大、PPT做得再漂亮,到头来只会被现实打脸,连起跑线都摸不到。直白点讲,这不是中国车和德国车的“决战”,这其实是德国汽车工业和自己旧时代惯性的决战。中国企业只不过是那个摆明灯的人。是跟上浪潮、一起前行,还是一味自怨自艾,龟缩一隅?德国车企自己得做决定了。

说白了,这场风暴下的汽车市场,是属于那些敢于创新、敢于变革的人的。谁适应得快,未来谁就是主角。德国人喊什么“决战”?还真是想多了。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