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可热闹了,焦点都集中在一台车上,就是小鹏P7的新款。
起因是网上有人发了几张照片,是一台紫色的新P7,看着特别亮眼。
这一下可好,就像往平静的湖里扔了块大石头,大家伙儿的讨论一下子就炸开了锅。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车不就是换了个颜色嘛,搞这么大动静,是不是想靠着这个新颜色来吸引眼球?
其实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这次改款,小鹏可以说是下了不少功夫,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好好聊聊这台紫色的新车背后,到底藏着哪些门道和变化,看看它是不是真有本事让大家心甘情愿地掏腰包。
咱们先从最吸引人的地方说起,就是这个紫色。
现在的新能源车企,在颜色上下的功夫是越来越深了。
以前买车,无非就是黑白灰银,最多加个红色蓝色。
现在可不一样,各种听着就很高大上的颜色层出不穷。
小鹏这次主打的紫色,据说可不是随随便便调出来的。
这背后是设计团队一轮又一轮的测试和打磨。
他们考虑的不仅仅是这个颜色本身好不好看,更重要的是它在不同光线下的表现。
你想想,同一台车,早上太阳刚出来的时候,阳光斜斜地照着,是什么感觉?
中午顶着大太阳,又是什么光泽?
到了晚上,路过城市的霓虹灯下,车身反射出流光溢彩,那又会是怎样一种效果?
据说小鹏的设计师们就是想抓住这种光影变幻的瞬间,让这台车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都能展现出不同的美感。
甚至有消息说,他们还研究了咱们中国古代画作里的用色,想把那种既典雅又有底蕴的东方审美,用现代的工业技术给呈现出来。
这种对细节的追求,已经超出了单纯的造车,更像是在打造一件工业艺术品。
这体现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文化自信,让世界看看我们中国品牌在审美上的追求和实力。
当然,车不能只看外表,还得看“筋骨”和“心肺”。
这次新款P7的底子就非常硬。
它的定位是中大型轿跑,这个“大”字可不是白叫的。
车身长度超过了五米,轴距也超过了三米。
这是什么概念呢?
简单来说,它的尺寸已经和我们熟悉的奥迪A6、宝马5系这些传统豪华轿车看齐了。
这么大的尺寸,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车开出去有气派,车内的空间,尤其是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理论上会非常宽敞。
不过,因为它是一台追求运动感的轿跑,车顶线条从中间往后会有一个很流畅的下压设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溜背造型,这可能会对后排乘客的头顶空间有一点点影响。
具体坐进去感觉怎么样,是宽敞舒适还是有点压抑,这个还得等真车到店了,大家亲自去坐一坐才能有最直观的感受。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这次改款最核心的变化之一,动力系统。
这次小鹏给出了两种选择,而且区分得非常清楚,让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第一种是单电机后轮驱动的版本,它的最大功率达到了惊人的270千瓦。
可能很多人对这个数字没概念,我们来做个对比。
老款P7最强的性能版,它的后电机功率是196千瓦。
也就是说,新款的基础版动力,就已经远远超过了老款的顶配性能版。
这样的动力储备,让这台车的加速能力会非常强悍,日常在城市里开,只要你舍得踩电门,那种瞬间爆发的推背感绝对能让你过足瘾。
而对于那些追求极致性能的发烧友,小鹏还准备了双电机四轮驱动的版本。
它在后轮270千瓦电机的基础上,又在前面加了一个167千瓦的电机。
两个电机加起来,总功率非常可观。
这已经不仅仅是快了,而是进入了高性能跑车的领域。
而且四轮驱动在雨雪湿滑路面上的抓地力和稳定性,也要比两驱车好得多。
所以小鹏的思路很明确:你想玩驾驶乐趣,体验后驱车的灵活性,单电机版足够了;如果你想要全天候的强大性能和更稳妥的行驶表现,那就直接上双电机版。
有了强劲的动力,还得有靠谱的“粮草”供应,也就是电池。
这次小鹏选择了两家国内顶尖的电池供应商,分别是亿纬锂能和中创新航。
车企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电池供应的稳定,不会因为一家供应商出问题就被卡住脖子;另一方面也能通过竞争来更好地控制成本。
这对我们整个国家的电动车产业链来说是件大好事,说明我们的本土企业已经足够强大。
但对于要买车的我们来说,可能会有点小纠结。
因为不同的供应商,提供的电池技术路线可能不一样,比如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
简单来说,磷酸铁锂电池的优点是成本更低,安全性高,寿命也更长,但缺点是能量密度相对低一些,而且在冬天低温环境下性能会打点折扣。
三元锂电池正好相反,能量密度高,低温性能好,能支持更长的续航,但成本和安全性方面就要略逊一筹。
到时候具体买到的车装的是哪家的哪种电池,续航表现会有多大差别,这些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这需要等官方公布更详细的配置信息,我们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设计上的一些小细节。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新款P7的车尾多了一个小小的尾翼,俗称“小鸭尾”。
这个东西可不单单是为了好看,让车看起来更运动。
在汽车工程学里,它有非常重要的实际作用。
当车高速行驶的时候,空气流过车身会产生升力,就像飞机机翼一样,这会让车轮的抓地力变小,感觉有点发飘。
而这个小尾翼,能巧妙地改变车尾的气流走向,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把车身牢牢地“按”在地面上,提高行驶的稳定性。
同时,它还能整理车尾的乱流,降低空气阻力。
别小看这降低的一点点风阻,对于电动车来说,风阻越小,就意味着消耗的电能越少,续航里程也就能相应地增加,尤其是在跑高速的时候,这个优势会非常明显。
这充分说明,现在的中国品牌造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堆砌配置,而是在这些看不见、但实实在在影响车辆性能的空气动力学等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精力,真正用心在做好产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