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8万起! 吉利再掀价格战,混动轿车市场要变天?一刀砍向命门,混动市场炸锅了!
谁能想到,上海车展最狠的“价格屠刀”竟来自吉利? 4月24日,吉利银河星耀8突然甩出两张“王炸”——60公里EM-i豪享版预售价13.38万,130公里EM-i尊享版14.38万,比原价直降6000元! 这哪里是降价? 分明是掀桌子! 要知道,比亚迪汉DM-i还在16万级市场稳坐钓鱼台,零跑C01增程版刚用13.68万试探底线,吉利却直接把中大型插混轿车的门槛砍到13万区间。 这波操作,像极了当年小米1999元横扫手机市场——不玩虚的,上来就捅破行业底价!
一、价格战背后的“加减法”:配置缩水还是精准刀法?
表面看,降价6000元是“捡便宜”,但细品配置表才发现吉利的算盘打得响:新增的两款车型砍掉了高阶智驾系统“千里浩瀚”,改用基础的ICC巡航和AEB主动刹车。 乍看像是减配,实则暗藏玄机。
对普通家庭用户来说,L2级智驾本就不是刚需。 砍掉激光雷达、城市NOA这些“锦上添花”的功能,却保留纯电续航、动力性能和行政级座椅,这才是真正的“精准打击”。 以13.38万的入门版为例,5018mm车长、2928mm轴距直接碾压雅阁、凯美瑞,536mm加长坐垫+座椅按摩更是越级配置。 反观比亚迪汉DM-i,16.58万起步的车型连方向盘加热都要选装,星耀8这波“降维打击”堪称教科书级别。
更绝的是价格梯度设计:从13.38万到17.38万,5款车型覆盖通勤党、长途族、科技控三类人群。 想省钱? 60公里版日常用电足够;要面子? 顶配激光雷达版直接对标30万级豪车。 这种“既要性价比又要逼格”的产品策略,让友商集体失眠。
二、混动市场大洗牌:谁在裸泳? 谁在硬刚?
星耀8的定价像一面照妖镜,瞬间撕开行业底裤。 横向对比三大热门车型:比亚迪汉DM-i起售价16.58万,零跑C01增程版13.68万,东风奕派eπ007增程版13.16万。 看似零跑更便宜,但星耀8用5018mm超大车身、3.67L馈电油耗和6秒级加速,在13万级市场立起“性价比天花板”。
数据不会说谎:汉DM-i的7.9秒加速被星耀8甩开1.3秒,亏电油耗4.2L/100km也比对手多烧0.5升油。 更狠的是配置战——星耀8全系标配23扬声器音响、副驾VIP座椅,而汉DM-i的丹拿音响要加价1.2万,座椅按摩更是顶配专属。 难怪有网友调侃:“比亚迪的利润,一半靠选装费撑着? ”
三、消费者躺赢? 警惕价格战背后的“甜蜜陷阱”
这场混战看似让买家捡便宜,实则暗流涌动。 星耀8的“低价冲锋”背后,是吉利对供应链的极致压榨:入门版电池换成中创新航8.5kWh小容量,高配才给宁德时代18.4kWh大电池。 更现实的问题是产能——EM-P三档变速箱工艺复杂,官方虽宣称5月交付,但参考过往新车上市,提车等三个月或是常态。
而对行业来说,价格战是把双刃剑。 短期看,消费者能用13万买到中大型轿车确实划算;长期看,车企利润空间压缩可能导致减配、售后缩水。 当年手机行业“千元机大战”的教训还历历在目:价格杀到底,最终受伤的还是消费者。
结尾:当价格战成为常态,我们到底赢了什么?
吉利这波操作,像极了菜市场砍价最凶的大妈——你不降价? 我直接送你一把葱! 但混动轿车不是大白菜,13.38万背后是技术、配置、服务的综合博弈。 当车企都在比拼“谁更便宜”,我们是否正在失去对技术创新、品质升级的追求?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这场价格战到底是真让利还是玩套路? 对此你怎么看?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素材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歇后语点睛:
吉利降价——既送馅饼,又挖陷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