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新闻,奇瑞的瑞虎5x,出口干到100万辆了。
讲真,这数字本身没啥好说的,就是一个结果。但有意思的是这个结果背后透露出的那种心态,一种“不装了,我摊牌了”的疯癫感。
以前我们聊出海,总喜欢讲什么品牌故事,什么技术赋能,什么文化输出,整得跟传教士一样,好像不拔高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就对不起自家工程师的头发。
结果呢?奇瑞这种浓眉大眼的理工男,用最朴素的行动告诉所有人:别扯那些花里胡哨的,出海的本质,就是换个地方继续卷。而且要卷得更彻底,卷得更不讲理,卷到让海外友商怀疑人生。
如果说过去我们的车企出海,还想着在别人家的餐厅里,优雅地点单,吃完还要给小费,展现一下大国风范。
那现在奇瑞的玩法就是,直接冲进后厨,把锅给端了,告诉厨子从今天开始你被优化了,餐厅的菜价我说了算。什么?你说这是你的餐厅?不好意思,现在它姓奇了。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
国内市场已经不是红海了,是血海,是绞肉机,是道诡异仙的修炼现场。你多卖一辆车,就意味着另一个牌子要少卖一辆,甚至要关一家4S店。这种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法则,被奇瑞完美地复制,然后“加大加大加大”力度,平移到了海外。
瑞虎5x这种车,就是这个战略思想下的终极兵器。
你看它的配置单,什么新一代1.5L发动机,什么大师级底盘调校,什么一体化笼式车身,什么ANCAP五星安全。这些东西重要吗?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它把这些东西,用一个你根本没法拒绝的价格,打包成一个叫“压缩毛巾”的东西,扔到全世界80多个国家面前。
当地的消费者一看,诶,这个来自东方的神秘小方块,价格便宜得像个BUG,配置给得像系统送的,安全标准还高得不像话。把它开回家,就像买了个金钟罩铁布衫,关键这金钟罩还自带沙发和空调。
就问你怕不怕?
这时候,你跟他们聊什么品牌信仰?聊什么驾驶乐趣?聊什么历史沉淀?
人家只会觉得你有病。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这种逻辑有种刻骨的理解。年轻人可能还在追求虚无缥缈的品牌玄学,觉得开个奔驰就能自动获得“上流社会”的入场券,开个特斯拉就能原地飞升成硅谷精英。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真的爱上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对于全球更广大的,那些每天要为油价、保险、维修费发愁的普通人来说,车就是一个工具。一个能遮风挡雨,能安全地把一家人从A点送到B点的铁盒子。他们需要的是可靠,是实惠,是坏了不心疼,修起来不费劲。
这恰恰就是奇瑞的道。
它彻底放弃了对“品牌玄学”的幻想,一门心思钻研“工具理性”。它不跟你聊梦想,只跟你聊性价比。它不跟你谈情怀,只跟你谈可靠性。
这种思路,在国内被新势力们打上了“直男”、“不懂用户”、“老土”的标签。但一放到海外,尤其是那些汽车工业不那么发达,消费者更务实的市场,这套打法简直就是天神下凡,属于雷电法王杨永信进网吧,专业对口了。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样的,全球汽车市场的关键,也不在于那些高高在上的品牌,而在于谁能真正满足沉默大多数的需求。
说实话,看到这些车密密麻麻地被开上滚装船,我想起的不是什么工业崛起,而是大学时去食堂抢饭的场景,主打一个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挤进去再说。
奇瑞悟了,它悟到的就是这个最朴实的真理。它不再尝试去教育市场,而是彻底顺从市场。或者说,它用一种更高级的“掀桌子”行为,重新定义了市场的规则。
友商们还在研究怎么把蛋糕做得更好看,奇瑞直接端上来一盆东北大乱炖,量大管饱,好吃不贵。你可能觉得它上不了台面,但最后你会发现,全场吃得最香的就是这帮人。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看看现在的车市,不是战场是什么?是幼儿园过家家吗?
当然,奇瑞这套打法也不是没有隐忧。过分强调工具属性,确实会让品牌形象变得模糊。大家买你,只是因为你便宜又大碗,而不是因为爱你。一旦有另一个更便宜更大碗的出现,消费者会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这种爱,不持久。
但奇瑞现在顾不上这个了。它现在的状态就是,先活下来,不,是先杀出去,杀出一片根据地再说。至于品牌忠诚度这种奢侈品,那是吃饱了之后才考虑的事情。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说到底,瑞虎5x出口破百万,这事儿牛逼在哪?
它牛逼的不是数字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那种,被国内内卷逼出来的、一种近乎“癫狂”的生存主义哲学。它证明了一件事: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任何花里胡哨的营销和虚无缥缈的品牌故事,都显得不堪一击。
只要我价格够低,配置够顶,脸皮够厚,上帝也得给我开扇窗,哪怕是地狱厨房的后门。
妈的,这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