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调组织,真能打破部门墙?

据媒体报道,蔚来公司近日宣布重大人事调整,进一步强化旗下乐道品牌的组织协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其中,核心的调整有两项:一是原蔚来天津、大连两个区域总经理离职,原职位由乐道天津、大连两个区域的总经理兼任;二是蔚来杭州、温州区域总经理兼任乐道在这两个区域的总经理,而原乐道体系的两位任职者则“另有任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4月初,乐道汽车也发生了重大变更。原乐道汽车总裁兼蔚来高级副总裁艾铁成于4月2日宣布离任,乐道汽车总裁一职由原能源业务负责人沈斐接任。

上述的调整,可能都是蔚来在乐道品牌面临销售压力之下的选择。乐道是蔚来集团旗下第二品牌,定位家庭用车市场,瞄准20万-30万元价格区间,主打家庭用车需求。

作为更低端的品牌,乐道承担着蔚来市场增量的重任,其与蔚来共用同一套技术架构,甚至连换电服务也是共享的。李斌强调,“蔚来”与“乐道”在内部如同兄弟般共存,二者各有定位,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蔚来的设想是,利用自身相对成熟的资源池,孵化出一个全新定位的品牌,直接辐射尚未获得话语权的新市场,跑出现在急需的销量数据,为财报“冲冲喜”。

尽管蔚来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头部品牌,必然拥有各类优势资源的沉淀,但乐道作为新兴孵化的品牌,真的可以无障碍地调用蔚来的资源吗?真的可以像李斌所言,“如同兄弟般共存”吗?一家人真的可以不说两家话吗?理性来看,困难是显而易见的,这不是蔚来或乐道的问题,而是所有组织的问题。大学的一间几人宿舍里都可以分为几派,何况一个超大型企业了,哪个超大型企业里没有部门墙呢?

蔚来的上述组织调整,其实是大多企业解题时的一般思路,逻辑都是用人员兼任来链接资源。部门不是有部门墙吗?合成一个,或让一个领导兼任两个部门负责人,不就变成一家人了吗?

外界的观望显然也给予了这样的预期。舆论普遍认为:一方面,乐道新任负责人沈斐的能源业务背景,有望推动乐道与蔚来换电网络的深度协同,让换电服务提升乐道用户的体验。另一方面,区域总经理的兼任设置,将使乐道更深度地融入集团资源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穆胜咨询的判断是:

1、部门合并或领导兼任的模式,在短期内能够起到打通部门墙的作用。道理很简单,如果有一位领导跨部门调动资源,现有显性的部门墙问题一定可以得到一一解决,整体效率一定会有显著提升。有些部门墙的问题,其实太低级了,就是缺一个管事的人来分清责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蔚来的这种调整是明智的,尤其对于急需利好的关键时期,这更是明智的。

2、长期来看,部门合并或领导兼任不解决根本问题。因为,这个大部门内部依然会是两个职能或业务,依然会有职能或业务的负责人,大部门内部的部门墙依然很难消除,只不过,斗争更加高明了,内耗更加无形了。但请记住,最高级的内斗往往采用最朴素的方式展开,而这种最朴素的方式,往往会产生最大的成本。

3、如果部门合并或领导兼任就能解决部门墙问题,那么,所有企业就根本没必要走这一步。不妨以蔚来的案例来举例,大家不都是“蔚来人”吗?不是都归斌哥管吗?难道蔚来之下,大家还有二心?难道大家不唯斌哥马首是瞻?

4、解决部门墙,还是要从根本上变革组织模式,要形成以客户为中心,共担风险、共创价值、共享收益的“平台型组织(Platform-based Organization)”。说简单点,部门之间不能是各管一段,各部门都应该承诺自己的部门业绩,但也应该共同为整体经营业绩负责。也就是说,一个部门要分享到激励,必须要完成部门业绩,且公司在这一业务领域的经营业绩也要达标。

5、说白了,依靠领导来强力整合,只能解决一时的需要,依靠市场来协调,才能解决本质的问题。没有领导可以强大到无所不至,全知全能,大领导手下,始终有派系。这些派系知道,讨好领导、建立人身依附关系,就是最优策略选择;而一旦这些派系知道,领导不会为自己买单,只有打下市场才能分到激励时,他们就会由“舔狗”重新变为“战士”。

6、一个企业大了,始终会有新业务、新区域、新客户,此时就要孵化出经营单元来覆盖这些市场机会,就需要充分授权、配给资源。但问题是,权力和资源始终牢牢掌握在职能体系手中,企业也不敢完全放手敦促职能体系给授权、给资源,因为他们担心“一管就死”,但更担心“一放就乱”。蔚来孵化乐道遭遇的挑战,其实就是这种原理的反映。

7、要解决“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问题,最好的答案还是要走向“平台型组织”,其中关键的操作就是,职能体系派出BP(Business Partner,业务伙伴)。这些BP带着对于政策精神和资源体系的理解深入一线,在了解了一线战局之后,为业务单元定制出他们“作战”所需的政策和资源,让他们快速获得赋能。事实上,在一些大型企业里,已经大量开始进行这类尝试了。他们很明白,中后台职能体系如果封闭运作,只会养出一群官僚。

8、职能体系要派出BP,最先要解决的就是人力BP(HRBP)和财务BP(FBP)的问题。这两个BP代表了人财两条线,他们如果能够率先崛起,“业人融合”和“业财融合”就不再是口号,企业的效率也必然得到飞速提升。当然,我们指的不是形式上设置两个BP的岗位,而是真正用BP的方式去工作。大量企业里的双BP,实际上只是换了个地方做原来没有价值的“职能杂事”,他们必然不是业务部门需要的。

9、我们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企业模仿蔚来的组织调整方式追求“速赢”,但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蔚来等行业头部企业,能够看到“组织的终局”,大胆革新,引领本行业甚至中国企业的组织变革之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