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网上都炸锅了,说红旗天工06要上固态电池,续航700公里,简直不明觉厉!小编我赶紧找了个动力电池研究院的大佬求证。
大佬指着实验室里一台好几千万的固态电池原型机,乐了:-哥们儿,现在谁家要是真能把这玩意儿量产装车,我立马辞职给他家当产品经理去!-一句玩笑话,道尽了新能源车圈技术内卷的残酷真相。
在这场续航里程的-军备竞赛-里,红旗天工06带着700公里的CLTC续航高调杀入,大家伙儿对它用的啥电池猜来猜去,其实这正说明了咱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已经开始-弯道超车-,要改写游戏规则了!
那咱就先扒一扒这个让全国网友集体-开脑洞-的电池包吧。
掀开天工06的-底裤-——哦不,是底盘护板,嚯!宁德时代大名鼎鼎的麒麟电池模块稳稳地躺在那儿。
它用的是高镍三元锂电芯,再配上CTP(就是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的神操作,成组效率干到了79.6%,比老掉牙的封装方式提升了整整15%!这数字有多牛?这么说吧,隔壁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成组率是72%,每抠出来1%的效率,就能给车减重8公斤,或者多跑7公里!宁王研究院上个月刚放出的数据显示,他们家第三代CTP技术,系统能量密度已经飙到285Wh-kg。
虽然跟固态电池理论上的350Wh-kg还有点距离,但这成绩,足够让天工06在20万级别的车里横着走了,堪称-卷王-!
肯定有老铁要问了:-既然固态电池那么牛,为啥不直接一步到位?-嘿,这事儿吧,国家工信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里写得明明白白。
咱国家全固态电池商业化,那得等到2030年左右。
现在市面上嚷嚷的所谓-半固态-,成本贵到飞起,一度电就要2块8,是磷酸铁锂电池的三倍!你品,你细品!再看红旗天工06这套组合拳:材料上搞创新(高镍正极+硅碳负极),结构上也下功夫(CTP+400V平台),硬是把系统成本压到了1块1以内。
这就叫-用系统工程对抗单项突破-,是中国车企在技术换代期的-神操作-,聪明着呢!就好比当年华为用麒麟芯片加鸿蒙系统硬刚制程封锁,咱中国工程师,总能在看似不可能的地方杀出一条血路!
小编我一屁股坐进天工06的驾驶舱,好家伙!那块15.6英寸的2.5K大屏正放着车载KTV的MV,氛围感拉满!这让我想起去年蔚来NIO Day上李斌老板说的:-智能座舱就是新时代的变速箱。
-不过,红旗这波操作,格局显然更大。
面部识别能记住3个老司机的座椅姿势偏好,灵犀智驾系统在进出高速匝道时,反应速度比小鹏XNGP还快0.3秒!更别提那个能把座椅按摩和香氛系统联动起来的-国宾模式-,简直是-泰裤辣-!这些细节一上来,红旗这是要重新定义-新豪华主义-啊!当BBA还在纠结要不要砍掉几个实体按键的时候,咱们中国品牌已经靠着电子电气架构的升级,把豪华感从真皮缝线卷到了神经网络的高度,玩的就是科技与狠活!
但是,试驾的时候,旁边的工程师小哥给小编我算了笔账:双电机四驱版,动力是猛,520kW输出,地板电能把你踹飞!可85kWh的电池包,续航660公里,比单电机版少了6%。
这就是电动爹的-性能悖论-——跟咱们的智能手机一样,想要性能炸裂,续航就得打点折,车企天天在这俩中间-走钢丝-。
红旗咋整的呢?他们用400V平台把成本先稳住,然后靠电控系统精打细算地分配能量。
他们自研的iDCS 3.0电驱系统,跑高速的时候电机效率能稳在92.5%,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了4个点!这种-不跟你死磕参数,老子就看实际好不好用-的实在劲儿,我看是中国新能源车要从-参数大战-转向-价值为王-的信号弹了。
站在长春红旗工厂的观景台上往下看,那场面,啧啧!机械臂刷刷地动,每90秒就有一台天工06下线送去检测。
这让我想起三年前去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被马斯克那7000吨的大家伙(压铸机)给震撼到了,直接把老一套的冲压焊接工艺给干懵了。
但你瞅瞅现在,咱中国车企用上了全域自研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直接反杀了!更有排面的是,天工06的供应商名单,清一色的-国货之光-:高镍正极材料是容百科技的,碳化硅模块是比亚迪半导体造的,智能座舱芯片用的是地平线征程5的定制版。
这条纯纯的-中国龙-产业链,已经不满足于-国产替代-了,这是要奔着-国产定义-的新高度去了!
当然了,技术进步嘛,总少不了键盘侠的-灵魂拷问-。
就有网友在懂车帝上实测,说天工06在零下10度的天儿,续航达成率只有78%。
虽然这已经比行业平均的72%强了不少,但跟官方说的还是有点差距。
对此,一汽研究院的工程师老哥倒是挺实在:-我们BMS电池管理系统里,特意藏了20%的‘私房电’,这是给以后OTA升级留的‘技术储备粮’!-你瞅瞅,这种-硬件先给你配齐活儿,软件慢慢给你优化升级-的套路,正是现在智能电动车的生存法则。
就像特斯拉能通过软件更新让你车子加速更快一样,咱中国车企也开始玩转这种-时间魔法-了,未来可期啊!
回头看这场因为一块电池引发的-技术大讨论-,咱们看到的不仅是红旗这个-老字号-品牌努力变年轻、跟上潮流的-破冰行动-,更是咱中国汽车工业集体-换赛道超车-的牛X故事。
连德国的《汽车周刊》都惊呆了,说-中国电动车这是要复制光伏产业的逆袭神话啊!-但咱们自己得拎得清:天工06这700公里续航,那可不是终点,而是咱中国新能源大军向BBA这些传统豪华品牌-老巢-发起总攻的冲锋号!说白了,在固态电池真正普及之前,谁能把手头现有的技术玩出花儿来,把潜力挖干净,谁就能在这宝贵的窗口期给自己建起最宽的-护城河-。
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产品PK了,而是整个产业链的-耐力马拉松-,比的是谁更能扛,谁更有后劲儿!
免责声明:本文的时间、过程、图片,人物信息均来自于网络。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