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中年人换电车,这事放在几年前,可能谁听了都觉得有点离谱。以前一说电车,大家脑海里蹦出来的画面,不是满街的共享单车,就是城市边角里那种长得奇形怪状、不靠谱的新能源汽车。油车才是“靠谱人”的首选,特别是手里有点积蓄的七零后、八零后。那些老一辈的老司机,不开油车就好像没法在亲友面前立住脚,谁能想到风水轮流转,如今连他们也快速倒向了电车?说出这个事实,多少人嘴还想硬,说什么“电车是年轻人的新玩具”,其实大势悄悄改变,连自己都没反应过来。
一个十多年前的车展,新能源还像个没人要的亲戚,车企宣传也是敷衍了事。别说买电车了,看到路上偶尔有一台,还要站在旁边琢磨半天,这车真的假的?可现在,放眼望去,无论商场地下停车场,还是小区门口,新能源车型排得密密麻麻。各种“界”字结尾的新车蹭蹭往上冒,反倒是那些没有充电桩的地方成了稀罕物。环境变了,人的选择也就跟着走到了转折点。
先甭管谁更懂汽车,谁对技术更有信仰,只说最简单的一笔账:养车花多少钱?以前油车,还能对着油价表高声调侃“今天油又涨多少”,转头掏钱包那叫一个肉疼。一箱油最便宜的时候三百出头,现在五百块人民币打底,别说豪车了,普通家轿也耗不起。大城市油价本身就高,下到小县城、村里,油站一字排开,你以为竞争大,其实油价一个样。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这对老对手,最后都忍不住把钱投向新能源充电桩。明面上是劲敌,背后都憋着劲想分电车一杯羹,世道变得太快,猝不及防。
其实前几年,电动车也不是没有槽点。最早出那会儿,驾驶习惯别扭,续航不靠谱,充电跟打游戏似的到处找点,折腾半天才补上;老一辈说“买电车省钱?那是小气鬼才会算的账”,谁也不肯为了省下点小钱每天算着过日子。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大城市、县城、甚至全国上下,充电桩密集得超乎想象。开车回老家,服务区往往一半都是插着充电枪的电车。家门口、单位地下室、路边商超,随便都能充。电价偶尔有优惠,充满一次,不到三十块钱跑小两百公里,比养油车划得来多了。
钱是其次,最要命的是便捷和体验。以前中年人喜欢油车,更多是情怀和习惯,开惯了发动机噪音,踩油门有劲,把驾驶当成享受。可工作压力上来,每天一身披星戴月,为了省心省力,越来越多七零、八零后渐渐发现,智能化带来的变化比机械操控还香。电动车早就不是“廉价代步工具”的代名词,一台二十多万的电车,智能座舱、按摩座椅、氛围灯,该有的全有。想听音乐、导航、远程控制,动动嘴一句话解决,谁还想死磕传统按键?偶尔还得体验一下半自动驾驶,下班堵在路上,多出一只手刷手机,简直是被生活按在地上幸福“摩擦”的新感受。
这里不能不提下一个细节——汽车不再只是交通工具。对很多人来说,车成了下班后发呆的避风港。忙完一天,谁都想在车里喘口气,隔绝一下家里的杂事、工作的闹心,哪怕就十分钟听点音乐,眯会儿眼,重启下情绪。电车的空间布置和氛围,恰好给了这群中年人一个全新的小天地。再聊点实在的,油车科技感要么就是高高在上的奔驰宝马,要么就是空荡荡的家用车。智能化呢,燃油车一时半会根本玩不转,卡在机械那道坎上,数据化、网联化,路比登天还难,升级功能更不指望。而新能源车就不一样了,配置满满,座椅一按就能加热、按摩,下雨自动关窗、语音一喊就能开导航,生活琐事全自动化,连打工人也有了点小幸福。
说到底,汽车市场已经天翻地覆。广汽、上汽、江淮这些老牌油车公司曾经笑话新能源的冲动,自己做两下新车摆上展台,没少敷衍了事。可这几年,他们都不得不硬着头皮把重心放在新能源,配置越搞越花,价格卷得飞起,连最讲究机械操控和驾驶乐趣的厂家也被迫向市场服软。油车阵营前后夹击,连撑场的七零、八零后都开始低头。
不少老用户认栽,不是眼睛变大了,而是钱包缩水更快。养油车哪有养电车省心?能为家庭省一笔是一笔,再加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开车不是比拼情怀,是比拼谁少劳心、谁体验舒服。有人说电车没“机械的灵魂”,可日常用车,谁还愿意搞那么复杂?多数人没那个闲情天天盘一台大马力汽油车,更多是早出晚归,买菜接娃、赶路回家,便宜点、舒心点,远比情怀有用。
反倒是最初瞧不上电车的一批人,最后慢慢活成了电车的新铁粉。如今车市一批年轻人用脚投票,老人家、中年人也不再固守城池。等电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移动之家”,生活和工作的界限彻底打破,有人把车当成加班间,有人直接用来看娃、看电影、聚会,出门谁还死守油车那点所谓的驾驶感受?
制造商不傻。谁还敢说这只是年轻人的一时兴起?国家政策扶持,城市规划配合,新能源基础建设一步到位,早已不是纸上谈兵。油车厂家丢掉傲气,新能源品牌冒出来百花齐放,有实力的拼科技,没底牌的拼创新。洗牌已成定局,电车卷起的风暴没人能避开。
偶尔还有人嘴硬,说自己“还是更爱油车那种原始的快感”。可等真让他掏腰包加油,或者修理那破旧发动机,心疼的还不是自己。身边很多老同事、亲戚朋友,本来一脸坚定油车信仰,结果比小年轻还早换上电车。有的甚至一开再也回不去,直呼“出去旅个游,省心到家”。这细思极恐,到了关键时刻,钱包才是最实在的“信仰”。
市场数据就在眼前,新能源销量节节攀升,油车步步收缩。连过去的金字招牌奔驰、宝马、奥迪,也扛不住电车大潮,有些高端油车卖得都不如国产新能源车型快。再看生活周边,工薪阶层的买车选择,家庭用车需求,甚至企业采购用车,油车是稳稳掉队。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速度,比自己想象的快很多,你还没做好准备,时代已经开了绿灯。
连农村和县城都大力铺设充电桩,两桶油看似跟新能源是死对头,最后还不是自己抢着干起造桩的活计。企业为难不为难你自己看,用户看得明明白白,谁划算用谁。上有政策推力,下有用户认账,这事已经不是“要不要转型”,而是“手慢变炮灰”。
最后说一句,风口从来都不是开玩笑的。你还在车水马龙中抱着油车信仰发呆,也许哪天突然就会发现,自己成了最新一波“电车潮人”——时代就是这么猝不及防,谁也挡不住。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