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3亿元汽车消费补贴即将启动,最高可获5000元补贴吸引购车者抓住优惠机会促进汽车市场回暖

广州市的汽车补贴真是凑热闹,3亿总额,估算平均下来也就一人几百块的补贴—但你看,真正吸引人的,还是那最高5000元的数字。

我在汽车展厅里看到一位中年女士,指着一辆售价15万的SUV跟销售说:如果还能补个5000,我就考虑要了。销售笑着点头,那场景让我觉得:真的,补贴低点,零星几千块,也能激起一阵买车的热情。

这两天补贴活动信息刷屏,我觉得这其实还挺典型的政府激励策略。我问自己:为什么会用21000-200000区间做补贴?简单说,价格既能筛掉刚需用户,又对降价换新有需求的群体有吸引力。

广州市3亿元汽车消费补贴即将启动,最高可获5000元补贴吸引购车者抓住优惠机会促进汽车市场回暖-有驾

我猜这个补贴方案绝大部分是冲量作用——让汽车市场有点回暖的苗头。你说,每人只享一次,限制也挺明显的——地面上,买卖就像沙滩上用铲子挖沙子,力气再大,也轮不到一次挖出什么大宝贝。

你记得去年朋友圈热传的消息:一辆新车实际到手价,算起来百公里成本可能在1.2元左右(这段先按下不表),那你要补贴4000,是不是意味着买车的短期优惠成本其实也挺有限?估算的话,这3亿补贴,没多远能花完(样本少,估算不太稳)。

但补贴的效果怎么说?我不敢全盘否定。一次促销,不能代表市场的全部。人家销售只是趁机制造点购买激情。我还记得,有个修理工跟我说:就算补贴的部分,我们店里也不过是帮忙打个折,实际还是得靠服务和后续维护来续命。

突然,我又想到:汽车销量的弹性比想象中大——价格降低5%确实能刺激不少年轻买家入场,但如果车本身操控、品质差一点无感,补贴再多也难以驱使他们添加点动力。

广州市3亿元汽车消费补贴即将启动,最高可获5000元补贴吸引购车者抓住优惠机会促进汽车市场回暖-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一份去年调研:广州年轻人购车需求中,70%的选择价格敏感型——大部分人第一个关心点还是性价比。难怪这次补贴能吸引到本来打算明年再考虑的人,瞬间变得犹豫不决——还能便宜点不?倒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心理预期的差异。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补贴对像我这样非刚需用户到底有多少实质刺激?这里的刺激是不是都是短期的?估计也有不少人是冲着打折去的——反正买车和买菜一样,价格的变动,总会影响心情。

对比一下,同价位的合资车和国产车,一个差别在于:国产的车在配置上的确实给得更丰富(就像面包和牛奶放在一起,有时看得出来要多甜),但这差别在实际用车中,很多人反映油门拉得比想象中软一些,说白了,就是它们的底盘调校,或许比国外车更偏重家庭实用。

我那天还随便问了个销售:你们的货源是不是越来越紧?他摇头:还行,但觉得挺乱的。品牌供应链现在压力更大了,零部件有时候会延迟。供应链这个事情,就像备货的超市,有时候换品牌或者库存紧张,就像断货的水果,看似没啥大事,但时间一长,就让人觉得未来不确定。

——很多人容易忽略,研发也是这个节奏。汽车研发,就像慢慢种树,早期花大力气,但成熟后,再来看新品的创新点,其实不如前几年那么明显。新技术,比如自动驾驶、充电速度,都是自动驾驶水平逐步提高的感觉:还没完全成熟,但这个概念已经影响了消费者预期。

广州市3亿元汽车消费补贴即将启动,最高可获5000元补贴吸引购车者抓住优惠机会促进汽车市场回暖-有驾

对比两款车:一款硬核科技,配置全不差,另一款更偏向感受性价比。试了试,我觉得,用户在选车时,更看重那一瞬间的体验。那辆国产车的前排座椅,调整到最低点,踩油门,力道刚好,可以克制一些突兀感。但有一次我试驾同类车,车身摇晃明显多了——没细想过,底盘调校其实差别就是这个:一个追求平顺,一个追求运动感。

说到这我又想到:在研发端,可能就像在烹饪,调味料要合适,不然一锅汤变得苦涩。不是每一家都能找到那个平衡点——实操差别就在这里。

前面说的补贴,有个迷思——比如说,7000块补贴,能多带来几公里?我觉得这个差别是相对有限的,但心理作用很大。就像我开车,涨了,心里会觉得亏钱的感觉比实际多一倍。

你会不会奇怪:为什么建议买车的时机总是反直觉的?这次补贴,感觉是倒买倒卖的逻辑——我花的钱变少了,期待值反倒变高。但车价下降或者补贴出来时,市场就像最后的热汤,有人趁机夹点菜——有没有一瞬间,感觉优惠的爆料反而变得普通?

广州市3亿元汽车消费补贴即将启动,最高可获5000元补贴吸引购车者抓住优惠机会促进汽车市场回暖-有驾

(这段我突然想不出多深的逻辑了,留白。)

广州的这个补贴,某种程度上是一剂短效药,也算给市场打打鸡血,但究竟能不能把市场拉长,还是得看车本身的需求点能不能持续。就像买了一份便当,好吃不代表每天都能持续,问题就在这里。

我经常在想:面对各种促销,我是不是太麻木了?如果市场真能靠点政策来振作,偏偏又觉得刺激太有限。有人会说:买车就是消费信心的体现。但我更关心,那些盯着屏幕等着优惠信息的人,到底是真需求,还是跟风?这点尤其让我疑惑。

或许,下一步,补贴会不会变成常态?还是说,这次没想过的事,是市场自我调节的那个点?

广州市3亿元汽车消费补贴即将启动,最高可获5000元补贴吸引购车者抓住优惠机会促进汽车市场回暖-有驾

(这大概是我未曾细想的猜测——是不是所有补贴都像一场烧钱游戏,最后不还是得靠品质和用户口碑?)

那天晚上,我开车回家,路灯下一辆车轮胎的反光,让我多看了两眼。偏偏这个细节,可能才是真实——有些激励,总是那么微妙且真实。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