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看到比亚迪唐DM-i 175KM版要上市的消息,我脑袋里第一个问题就是——咋还折腾?不是115公里纯电续航已经够绝大部分人用得很开心了吗?可这事细一琢磨,怕就怕觉得“刚好够用”其实是个伪命题。车这东西,谁不想多点自由、多点底气,说走就走?175公里纯电续航一出来,多少车主敢吭声再抱怨“哎呀还得加油”?
有人总觉得,这续航多几公里少几公里有啥用,反正家离公司也就二十来公里。可真是这样吗?你真能保证自个永远不去趟郊区,不带娃出去玩,不临时加个班要绕点远路吗?咱们不是都在城里趴着不动的人,新能源车现在竞争那叫一个卷,还不就是卷续航。就像手机内存一样,能大点为啥不大点?尤其混动车,明明可以把电池做大,非得斤斤计较,搞那种只够买菜的里程,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
纯电续航175公里,这会成为不少人的刚需。且不说一礼拜一充,连周末城郊一日游都不用瞅着油表,还有点仪式感在里面:今儿出门,咱这趟路,全电。再说,我见过太多“混动车主”成了加油站的常客,还美其名曰“啥续航焦虑啊,比加油方便多了”,这说白了是逼出来的伤感情的话。电池大点,谁还不是个真·新能源拥趸?现在唐DM-i 175KM摆在那里,这叫啥,这叫底气!比亚迪这不是干啥啥不行,是啥卷都敢跟你掰掰手腕。
有人又问了,这不还是用芯片、算法什么的新潮词来包装自己嘛,你这车不也开不了无人驾驶。可问题是,“天神之眼”那些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真有用!你不信你自己试试,人在二环路上堵得快炸锅的时候,能开个全速自适应巡航啥的,让车自己慢慢往前蹭,那真比自己踩油门省心多了。还有什么高快领航、自动泊车,玩的就是科技感。换句话说,就算你不追求什么全自动驾驶,好歹得给自己和家人整点轻松,啥叫进步,这就叫进步。
很多人说,比亚迪嘛,不就是靠三电压着同行一头,现在加上了智能驾驶,咋说?再不卷智能,明天这盘菜都下不去桌。小米来了,华为下场了,都奔着智能汽车去了,哪个不哼着啥NOA、APA的高大上词语。不过咱也认,十年前买比亚迪唐,那就是为了实惠、为省油,为了省心,现在你说一个自主品牌能在智能辅助驾驶上和合资对着干,你不得鼓掌?
可是,车内设计这些年大多数自主车企都松懈了。中控一大块屏,别的也没啥新鲜玩意了。现在怀挡,双手机无线充,还有可以放冷饮的扶手箱冷暖箱,该有的舒适全搞上了。说实话,这世界上的幸福感很多时候都藏在细节里。出门俩人,一个打电话,一个导航,不用再抢充电口,这就是双倍快乐。而且你要说谁开车不累,有几个不是白天工作完开车回家,在路上就想小憩一会儿,车能提示你“嘿,你困了,要不要停一停”,这是不是比冷冰冰的语音播报来得亲切?买车归根结底不是买几项功能,买的是各种“我懂你”这种微小体验的累积。
当然,任何的升级都不是白给的。现在比亚迪唐DM-i 115KM版起步价17.98万,全配到头上2个小目标多点。你加大了续航、电池贵了,配置也上去了,肯定要涨价,不涨怎么回本?可现在问题来了,涨幅大了吧,大家说你“比亚迪膨胀了”;要是只象征性加个三五千,利润空间肯定被挤压得难受,还得跟理想L7、问界M5、领克08那些妖魔鬼怪打价格战。
所以说,价格到底怎么定能算“惊喜”?有人赌16.98万起,一下把新能源的底价拉下来了,这胆儿真不小。我觉得有竞争是好事,别的车企也别光盯着吊打特斯拉,大伙卷价格、卷智驾,对消费者来说明显是利好。厂商拼到最后其实拼的是谁更懂消费者,那可不是yy着赚钱吗?你得真把痛点全扒拉明白了!
话说回来,现在谁还有坐等价格官宣的耐心?厂商走势用户真没法猜。比如前几天那个方程豹钛7,17.98万开卖,挂着一身军工属性噱头,还是有一波小高潮的。这会儿比亚迪唐要再刀法犀利点,真玩个意外低价,那对竞品可是灭顶之灾——你替问界想想,是不是郁闷得睡不着了?理想那头整天讲家庭出行,结果唐火力全开卷价卷续航,也挺难受。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只为Logo买单的,主打的都是真香定律。
不过咱消费者真心别被“惊喜价格”这套话术牵着鼻子走。啥叫惊喜?是车你开起来真的省事儿、用起来不糟心、关键时刻不掉链子——这才是好。十年前买国产,被笑话说“赶海买菜”,现在谁再敢小瞧比亚迪、长安这些?不还是靠一步步追着用户需求造出来的。今天唐DM-i 175KM版,纯电更长、体验更好、价格估计还会稳住阵地,这不就说明自主品牌的底气和觉悟了吗?购车的朋友们不妨多看看体验,是不是自己真用得上,别被参数、配置,甚至市场吹风的噱头忽悠得晕头转向。
说到底,车市这块热土,拼到最后,谁抓住了家的实用、生活的温度、用户的心理,这才是王道。唐这波更新,算是正本清源,不玩参数虚火,不搞销售套路,藏着点拼劲和诚意。俗话说得好,真正的惊喜是用来回头看还让你心里乐呵的,不是发布会上喊得震天响的。唐终究是唐,比亚迪的自信是背后真正的底牌。
你说比亚迪唐这回还能给点啥大“惊喜”?我倒更想看看,有了175KM续航和一堆实用智驾,是不是能让更多人告别“买车还得找充电桩” “混动车还是油老虎”这种偏见。再贵点,市场都是比出来的,真值这个价,人家不会不买。要是真敢16.98万起步,往返单位一周不用插电,证实一把“充电事业解放人类”的旗号,不就完美了?至于到底哪家牛,且等发布会见分晓吧。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