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得飞起的新能源MPV市场又来了新玩家。老大哥比亚迪这次没玩虚的,直接砸了个“夏”出来。听名字挺清凉,但看价格,哎哟喂,24.98万到30.98万,这不就是奔着30万那个坎儿去的吗?
比自家腾势D9那33.98万的起步价,一下就拉开了几万块,这定位,明明白白就是来打中场的。它不是D9的简单复制,而是一个有取舍、有策略的新产品。这几万块钱的差价,能带来啥?
别看价格下来了点,块头可没怎么缩水。这夏的长度直接冲破了5米1,具体点说是5145毫米。宽度1970毫米,高度1805毫米,轴距也给到了3045毫米。
这尺寸,放中大型MPV里绝对站得住脚,跟理想L9、问界M9那种大家伙比起来,气场上不输多少。毕竟,对家用来说,能装下才是硬道理,内部空间据说因为插混技术优化,挺平整的。
对比一下它亲哥D9,夏短了105毫米,矮了95毫米,轴距也小了55毫米。你看,尺寸上的差别是有的,但考虑到它起售价低了好几万,这几厘米的差距似乎也就能接受了。
那么,它“比腾势D9厚道”的说法体现在哪呢?核心技术底座很扎实算一个。比如云辇C这玩意儿,比亚迪这次大方地给了全系标配。这套智能阻尼系统能提升舒适性,这点确实赞,让车开起来坐起来都高级不少。
感觉底盘质感应该是亮点,毕竟谁不想家人坐车更舒服呢?这相比同价位很多车型,确实是越级的配置,可以说在这个点上,它体现了一定的诚意。
但“头等舱座椅”这事儿,就得仔细掰扯掰扯了。原文可是说了,加热通风按摩这些舒适性拉满的配置,只存在于顶配车型上。入门款呢?嘿,只有前排电动调节。
全车座椅材质,除了顶配,其他都是仿皮。这就有点尴尬了。你想体验真正的“头等舱”待遇和娱乐功能?钱包得多准备点,直奔顶配去吧。
更别提那些MPV玩家最爱的“三大件”——冰箱、彩电、大沙发了。对不起,中低配车型里,这些统统缺席。这点上,说它比D9“厚道”,得看你买哪个配置。
颜值这块儿,夏走的还是比亚迪的王朝家族路线。那个大嘴格栅,跟D9有点神似但又收敛了点,没那么夸张。车头那根贯穿的银色饰条,辨识度是有了。
但整体设计嘛,确实是偏向保守稳重,没什么特别惊艳的地方,就是标准的家用MPV脸。侧面看,传统的MPV造型,D柱用了镀铬装饰想提点档次感。腰线那根粗粗的线条倒是想往运动上靠靠。
总之,反正就那样吧,挑不出大毛病,也没什么惊喜。符合它作为一辆“实用至上”的家用车的定位。车尾的贯穿式尾灯,里头加了点中国风元素,点亮后是挺好看的。
这也是比亚迪的拿手好戏了。尾翼和高位刹车灯都有。整个屁股收得比较规整。可以说,夏的外观就是稳稳当当,没有走极端路线,跟市面上的新能源MPV大差不差。
动力部分,用了比亚迪最新的第五代DM技术。那台1.5T发动机能输出156匹马力、225牛米扭矩。电机更给力,有272匹马力、315牛米扭矩。
零百加速最快能做到8.1秒或8.5秒,对于这么大个MPV来说,够用了。亏电油耗WLTC标准下是6.4升或6.5升,对于插混来说表现不错。
综合续航CLTC能跑到1060公里,解决了里程焦虑。不过全系没有四驱版本,这对于想跑点烂路或者追求极限性能的消费者来说,可能是个小遗憾,也再次印证了它家用为主的定位。
回到车里,内饰布局是现在新能源车流行的那一套。中控大屏15.6英寸,仪表12.3英寸,都是标配。顶配才能享受副驾娱乐屏和后排吸顶屏的三屏联动。
这点跟舒适配置一样,好东西都堆在顶配了。中低配车型的内饰体验,跟顶配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所以,比亚迪夏的策略很明显:用一个低于D9的起售价,杀入竞争激烈的中端MPV市场。它有不错的尺寸,核心技术(云辇C、DM 5.0),够用的动力和续航。
但在非顶配车型上,很多大家期待的MPV豪华配置被砍掉了。这跟D9虽然起售价高,但低配已经提供了一些更全的配置,形成对比。
这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局面:核心技术底座很扎实,比同价位燃油MPV甚至一些新能源对手有优势(标配云辇C确实是加分项)。
但如果消费者冲着“头等舱”体验和那些花哨配置去,就得付出接近甚至超过D9低配的价格了。这样一来,它“比腾势D9厚道”的说法,就变得很有讨论空间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