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起,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上路实行“5必查”,违规将被处罚扣车,车主务必高度警惕新规要求

说实话,没想到电动车摩托车的管控会这么细,还分出个5必查来,我上周跟销售说起这事,他还问我:这不就是老规矩嘛,哪里来的新态势?我那时没急着反驳,反而翻了翻笔记,对比了几个地方的新要求后,觉得得讲讲。

先说个最直观的——非标电动车过渡期一截止,那些号牌得注销。据我从云南罗平县听来的消息(样本少),过期还上路的车子直接被扣,不走流程的话估计得报废。就像房租合同到期不续交,还敢赖着不走,迟早被房东请出去。你是不是也琢磨过,为什么交警这会儿盯得那么紧?其实和供货环节脱不开关系,原来很多厂商偷工减料、半成品标准模糊,供链就像搭个拼装家具,各部件标准不一,整体质量自然爬坡难了。

10月1日起,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上路实行“5必查”,违规将被处罚扣车,车主务必高度警惕新规要求-有驾

我上次跟维修店老板聊,问他:你觉得非标车坏起来麻烦不?他说:麻烦得很,零件对不上号,修得慢,客户还容易跑。这可能也是整治的一个侧面。 他的话让我想起了以前说过的技术成熟但落后,但这次感觉非标管到尾,真是从源头治理,不是嘴上说说。

再说两个数字,大家平时冲电一年花多少电费?我算了一下(粗略心算),如果你每天骑20公里,电费大约得500块上下(估算),不算保养。可充电安全这么不靠谱,火灾甚至爆炸时不就得不偿失?济南新规5000到50000罚款听上去吓人,但你想啊,充电设备像家用电器,插错插座直接烧房子,比起一次性罚款,这代价实在太大。你自己有没有遇到过那种乱拉线、临时充电的场景?我就经常瞅见楼道里光线昏暗,电线乱缠的景象,挺吓人的。

10月1日起,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上路实行“5必查”,违规将被处罚扣车,车主务必高度警惕新规要求-有驾

再讲点小意思的,现在市面上同价位的两款电动车,我私以为差别不只是骑感,更多是售后。A车电池续航官方说150公里,我试着跑了130,完全够用;B车同价位也说150,上路才110左右,那续航没达标的车基本就是敷衍,买回来折腾快还不如换。维修周期也不一样,A款三个月一次保养,B款却得两个月一保。有时候啊,车不只是好开,更重要的是心里踏实,碰上问题能快速解决。你觉得呢?

说到载人问题,我就纳闷了,既然车架设计和抗压负荷不同,为什么有些人还敢带满三人呢?朋友抱怨:骑电瓶车接孩子,下车人一多,指示灯都看不清了。这不是容易出事故吗?非得等罚款了才改么?法规没错,但民众对规则的理解和执行之间到底差多远?这背后的文化氛围,我觉得真正的难点也在这。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这执行的力度跟宣传的效果,到底哪个能先行一步?

10月1日起,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上路实行“5必查”,违规将被处罚扣车,车主务必高度警惕新规要求-有驾

头盔这事更扎心。前几天我路边看到一位老大爷骑电摩,没戴头盔,还跟旁边骑车的孙子说:戴这玩意不舒服,出门不方便。我当场就想,这感觉无视了安全和法律的双重要求,但又能说啥呢?交警这两年加大执法力度,尤其是酒驾、醉驾,一没戴头盔和酒驾,法律上的责罚力度差距也是大。你平时看到的这两种违规,哪个更普遍?我觉得酒驾虽然危险,但头盔率低估计才是隐患的根源之一吧。

哦,对了,刚想起前面那句销售说老规矩嘛有点大了。其实不同城市执行的新规力度有差距,有的地方可能还没完全展开,5必查未必全国同步。我的结论往往根据信息碎片来,难免有点概括过头。具体执行还得看各地交管部门的政策和资源配备。

10月1日起,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上路实行“5必查”,违规将被处罚扣车,车主务必高度警惕新规要求-有驾

还有个事没提(这段先按下不表),你觉得这种5必查新政,会不会激发车主买更规范车型,还是大家都觉得麻烦宁愿冒险?毕竟从供应链到口碑,从销售到维修,所有环节的利益博弈,怎么就没个统一的平衡点?

说不定我没细想过的是,交警加大整治,是不是也和接下来要推的新能源汽车政策有关?政府往往宣传绿色出行,可底层管理没跟上,就容易出现抵触。是不是这样?

10月1日起,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上路实行“5必查”,违规将被处罚扣车,车主务必高度警惕新规要求-有驾

最后想说,汽车、自行车乃至三轮,和人一样都有保养期和淘汰期,你给它好养护,它能陪你走远;啃硬骨头,迟早得出问题。你们身边有谁因为忽视这些新规定吃过亏吗?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去年一张街头抢险现场的照片,电动车火灾还挺常见。安全这事,真得从小细节抓起。你怎么理解这5必查背后的用意?想听听你的故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