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新车改名追光L,搭载华为智驾,座舱全面升级

最近汽车圈里,尤其是关注国产新能源车的朋友们,估计都被工信部最新一批新车申报名单里的一款车给整得有点懵。

这款车就是岚图申报的新款追光,名字后面还加了个“L”。

要说新车申报是常事,但岚图这次的操作,着实让人有点看不懂,感觉它像是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性格重塑”,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市场考量和战略意图,确实值得咱们好好聊一聊。

岚图新车改名追光L,搭载华为智驾,座舱全面升级-有驾

首先,最直观也是争议最大的,就是这台追光L的外观设计。

咱们都知道,现款的追光,无论是纯电版还是插混版,走的都是那种流畅、动感的轿跑路线,前脸设计简洁而富有攻击性,一看就是冲着年轻、追求驾驶乐趣的消费者去的。

可这次申报的追光L,完全是另一副面孔。

它换上了一面尺寸巨大、密密麻麻的直瀑式前格栅,而且还提供了黑色、金色、银色三种选择。

这种设计语言,在汽车界通常是行政级、商务型轿车的标志,强调的是庄重、威严和气场。

这么一改,之前那个运动小伙儿瞬间就变成了穿着中山装、不苟言笑的中年大叔。

岚图新车改名追光L,搭载华为智驾,座舱全面升级-有驾

很多网友的第一反应就是“别扭”,感觉就像一个习惯了穿运动服的田径运动员,突然被要求穿上西装三件套去参加晚宴,气质上完全不搭。

甚至有更直接的评论说,这种过于严肃和垂直的线条,配上修长的车身,让人产生一些不太吉利的联想。

这种颠覆性的改变,无疑是岚图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市场:这台车的定位,要变了。

如果说外观的改变只是换了身“行头”,那么内在的升级,可以说是换了个“大脑”和一双“慧眼”。

仔细看申报图,车顶那个小小的凸起,是激光雷达;前脸格栅里也集成了毫米波雷达。

这套硬件配置一亮出来,懂行的朋友立刻就明白了,这绝对是奔着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去的。

果不其然,根据各方消息,追光L将大概率搭载华为最新的乾崑ADS 3.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岚图新车改名追光L,搭载华为智驾,座舱全面升级-有驾

这套系统现在可是业内的“香饽饽”,想想当初问界系列为什么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杀出一条血路,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华为这套被誉为“地面最强”的智驾方案。

它不仅能在高速公路上轻松实现领航辅助,更厉害的是在城市复杂路况下也能做到“有路就能开”,这种技术实力带来的安全感和便利性,是很多新势力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岚图这次选择与华为深度合作,显然是想借助华为在软件和算法上的巨大优势,来弥补自身在品牌号召力和智能化标签上的不足。

与此同时,车机系统也将升级为鸿蒙座舱,这意味着手机、手表、车机之间的无缝流转将成为现实,这种万物互联的生态体验,对于提升用户的日常使用便利性,作用是巨大的。

看完了“软实力”,我们再来看看这台车的“硬功夫”。

动力系统上,追光L换装了一台新的1.E发动机作为增程器,最大功率提升到了115千瓦,比现款的动力储备更足。

而真正让人热血沸腾的是它的驱动电机,前后双电机的综合功率直接达到了惊人的390千瓦,其中后电机功率更是高达230千瓦。

岚图新车改名追光L,搭载华为智驾,座舱全面升级-有驾

这个数据放在一台车长超过5米、轴距超过3米的大型轿车上,意味着它的零到百公里加速成绩,极有可能冲进3秒俱乐部。

这就塑造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形象:一台外表看起来四平八稳、适合商务接待的行政座驾,实际上却拥有着比肩超级跑车的加速能力。

这种“西装暴徒”的反差感,或许是岚图希望打造的新卖点。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现款追光PHEV在用户口碑中,一直存在一些不大不小的槽点,比如增程器启动时噪音和振动控制不佳、油箱隔音差、实际续航里程与宣传有差距等等。

这些看似基础但却直接影响日常体验的问题,在这台性能更强、定位更高的追光L上能否得到彻底解决,是比零百加速快零点几秒更值得关注的。

岚图新车改名追光L,搭载华为智驾,座舱全面升级-有驾

毕竟,对于一台售价可能超过30万的国产高端车来说,细节决定成败。

那么,综合以上这些变化,我们不难勾勒出追光L的目标客户画像。

车身侧面精致的银色镀铬装饰条,C柱上可以选装的专属标识,以及可选的双色车身方案,这些元素无一不在指向高端商务市场。

有经销商也透露,已经开始在接触一些企业客户,进行团购洽谈,宣传的重点就是它作为接待用车的优势:空间宽敞、乘坐舒适、拥有新能源牌照的政策便利性,同时补能方式也比纯电车更灵活。

这样的定位,让它不可避免地要与智己L7、阿维塔12,甚至是蔚来ET7等车型展开正面竞争。

而这些对手,个个都不是善茬。

智己L7有上汽集团的深厚背景和独特的品牌调性;阿维塔12更是集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家巨头之力打造,品牌光环和技术实力都非常强大。

岚图新车改名追光L,搭载华为智驾,座舱全面升级-有驾

岚图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品牌,想要在这个高手如云的细分市场里分一杯羹,仅仅依靠华为的智驾系统作为差异化卖点,挑战依然不小。

最后,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价格。

现款追光PHEV的起售价在25万元左右,市场终端还有一定的优惠,很多消费者选择它,就是看中了在这个价位能买到出色的性能和不错的设计。

而新款追光L,集成了激光雷达和华为高阶智驾系统,尺寸和动力也全面升级,成本水涨船高,预计售价将站上30万元,甚至更高。

多出来的这五六万块钱,消费者完全可以买到像比亚迪汉DM-p战神版这样市场地位极其稳固的车型,无论是品牌认知度、三电系统的可靠性还是用户基数,比亚迪都有着巨大的优势。

因此,岚图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如何说服消费者,为这些升级买单?

是华为智驾带来的极致体验,还是3秒破百的狂暴性能,又或是两者结合后产生的独特化学反应?

这都需要岚图在未来的营销和传播中,给出一个清晰且有说服力的答案。

否则,这种试图兼顾商务稳重与运动性能的模糊定位,很可能让它陷入两头都不讨好的尴尬境地,既疏远了追求纯粹运动感的老用户,又未必能完全打动对品牌和品质要求极高的商务客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