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丰田卡罗拉Cross在欧洲闪亮登场了。
流线型车身,炫酷的配置,无一不在刺激着消费者的神经。
可我,,却嗅到了一丝别样的味道——一股“内外有别”的酸涩味。
这配置单,简直就是“内外有别”的最佳注脚。
欧洲市场,混动系统、GR SPORT版、智能四驱,应有尽有;反观国内对应的卡罗拉锐放和锋兰达,配置缩水不说,价格却依然坚挺。
难道我们中国消费者,就活该被当成“二等公民”吗?
企业逐利,本无可厚非。
但这种赤裸裸的“区别对待”,着实让人心寒。
如同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叫一声“老爷”容易,可这背后的尊卑等级,却让人如鲠在喉。
同样的品牌,同样的车型,待遇却如此悬殊,这难道不是一种“现代版的人血馒头”吗?
别拿什么“市场差异”、“成本考量”来搪塞。
这背后的逻辑,我一眼就能看穿:还不是欺负我们信息不对称,还不是吃准了我们没得选?
这就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围猎,将消费者一步步引入早已布好的陷阱。
想想那些勒紧裤腰带攒钱买车的普通人,他们渴望的,不过是安全、可靠、价格实惠的代步工具。
到头来,却落得个“被割韭菜”的下场。
这滋味,怎一个“苦”字了得!
这种“内外有别”的现象,绝非个例。
从奶粉到汽车,从电子产品到奢侈品,几乎所有领域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这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企业逐利心态的丑陋,也照出了我们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不足。
怎么办?
消费者当然要用脚投票!
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监管,完善法律,让那些玩弄“双标”的企业付出代价。
同时,我们消费者也要擦亮双眼,理性消费,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不被牵着鼻子走。
正如但丁在《神曲》中所言:“最黑暗的地狱,是为那些在道德危机时刻保持中立的人准备的。” 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市场乱象,我们不能沉默,更不能麻木。
始终相信,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才是企业和消费者共同繁荣的基础。
希望有一天,我们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待遇,买到货真价实的好产品,不再被“内外有别”的酸涩味所困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