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辅助驾驶当自动驾驶
2025年5月4号,北京市科协跟其他几个部门一起,在4月份的“科学”流言榜里面点名说了一个特别严重的事情。就是现在好多车主都搞错了,把辅助驾驶当成是完全的自动驾驶了。结果有些人开车的时候就开始玩手机,甚至直接睡大觉。这个提醒一出来啊,立刻就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大家一想到这里面可能带来的危险,心里就有点发毛。
别把辅助驾驶当自动驾驶
技术分级:辅助驾驶 ≠ 甩手不管
按照咱们国家从2022年开始实行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L0到L2级别的车都叫“辅助驾驶”,但是开车的人还是得负全责。就算是车能帮你保持车道、自动跟着前车走,你也得双手扶着方向盘,眼睛一直盯着路。只有到了L3级别以上,才能算是真正的“自动驾驶”。不过现在呢,连L3都没完全普及,市面上卖的车最高的也就是L2级别。
车企玩文字游戏被骂惨了
有些车企为了卖车搞营销,就乱用一些像“L2+”、“L2.9”这样的模糊说法,让人觉得好像车子已经能自动驾驶了。北京科协就说这完全是“过度包装”。就算是以后达到了L3级别,也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用,驾驶员还是要随时准备接管车子。之前小米把“智驾”改成“辅助驾驶”,华为联合十多家车企发了个安全倡议,这些都在反映行业对这种乱象的反思。
血的教训:别拿命去赌技术
公安部门的数据表明,最近几年因为错误使用辅助驾驶而导致的事故越来越多。有个车主在高速上开了辅助驾驶功能之后就开始刷视频,结果突然遇到障碍物,没人接管,最后出了大事。专家说,现在的辅助驾驶本质上就是个“高级预警工具”,不能把它当“替身司机”。
观点:技术越厉害,责任越大
车企在宣传的时候少玩点“画饼”的把戏,多说实话。消费者也得明白,再智能的车,也顶不住你自己的疏忽。毕竟方向盘后面的“第一责任人”,永远是你自己。
好的,以下是用中文口语化的方式改写的句子:
数据来自北京市科协、工信部,还有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