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爆料!
咱们今天不聊新车,不碰那些高科技,来聊聊最近车圈里的一个话题——“信仰”与“现实”的较量。
说的就是那个在电动车界里“独树一帜”的品牌——特斯拉。
这几年,特斯拉声名鹊起,什么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储能系统……一个个听起来就让人心潮澎湃的概念,把“未来”二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粉丝们更是将马斯克奉为“钢铁侠”一般的存在,对特斯拉的未来充满信心。
特斯拉简直是科技圈里的“顶流”!
但,最近好像有些不对劲。
先别急,看看最近我看到的分析报告,来自SeekingAlpha的一位老哥。
他说,特斯拉现在的情况,就有点像“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啥意思呢?
简单来说,特斯拉现在卖车赚的钱,占了总收入的七成五!
也就是说,它还是个卖车的,只不过是卖电车。
那些个听起来高大上的什么AI超算、自动驾驶、机器人,目前来看,对特斯拉的营收贡献,实在“微乎其微”。
这可就有意思了! 咱们来慢慢捋一捋。
第一幕:信仰的基石——车
特斯拉,它确实有独到之处。
比如,加速迅猛,内饰简洁,科技感十足。
我记得之前试驾Model 3的时候,一脚油门下去,那推背感,真是爽!
特斯拉的超充网络也确实方便了车主。
但问题也来了。
卖车这事儿,谁都干。
奔驰、宝马、奥迪,甚至包括比亚迪、蔚来这些咱们自己的品牌,都在卖车。
竞争越来越激烈。
特斯拉想靠卖车赚钱,难度可不小啊!
再聊聊“信仰”。
马斯克画的饼,那可真是“一个比一个大”。
什么完全自动驾驶,什么Robotaxi,什么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听起来就让人激动。
粉丝们也特别买账,觉得特斯拉的未来,就是星辰大海!
然而,现实呢?
自动驾驶还没完全实现,Robotaxi还在测试,人形机器人更是遥遥无期。
正如《庄子·逍遥游》所言:“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理想很丰满,可要实现,却需要时间,更需要坚实的根基。
第二幕:钱从何处来?——销量
咱们接着聊。
上面说了,特斯拉的“未来式业务”——FSD、Robotaxi、储能系统,听起来很美好,但目前贡献的营收,实在有限。
那么,特斯拉发展这些“未来项目”的钱,从哪儿来?
答案很简单:卖车。
特斯拉得靠卖车赚来的钱,去支持那些“烧钱”的未来项目。
就像咱们普通人一样,得靠工作赚钱,才能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这又回到了老问题:汽车卖得好吗?销量一不好,资金链就可能出问题。
报告里说,特斯拉去年的营收就下降了12%。
欧洲市场更是“惨不忍睹”。
市场份额被蚕食,销量下滑。
为什么?
竞争激烈,马斯克的一些行为也影响了品牌形象。
说白了,汽车卖不好,就没钱搞AI、搞自动驾驶、搞机器人。
这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稳,楼盖得再高,也迟早要塌。
第三幕:信仰的考验——市场的风暴
特斯拉股价,很大程度上是靠“信仰”撑起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当“信仰”遇到“现实”的冲击,会发生什么?
如果汽车销量持续疲软,那些“未来项目”迟迟无法实现,特斯拉的股价,会不会面临一些挑战?
说实话,谁也说不准。
咱们来细数几个关键细节:
马斯克的承诺:Cybertruck量产跳票,FSD一再延期,Robotaxi更是遥遥无期。
马斯克确实是个“画饼大师”,但“饼”能不能变成“馅饼”,才是关键。
竞争对手的崛起:传统车企纷纷转型电动化,新势力也在崛起。
特斯拉的市场份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分食。
竞争越来越激烈,特斯拉的优势还能保持多久?
监管政策的影响:特朗普政府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降温,监管积分收入暴跌。
这也加剧了特斯拉的营收疲软。
总结: 特斯拉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卖得好不好。
如果汽车业务持续低迷,那么,支撑特斯拉高估值的“信仰”,可能就会动摇。
有意思的是,在资本市场,有时候“信仰”比“现实”更重要。
但“信仰”也得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否则,再坚定的“信仰”,也终将被现实所击败。
特斯拉的未来,到底会走向何方? 咱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