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规新款丰田C-HR上市,新增炫酷车色,外观更运动

最近,欧洲汽车市场传来一个消息,丰田汽车为他们在欧洲销售的第二代C-HR车型推出了一个新年小改款。

这事儿在国内也引起了一些车迷的讨论。

说起丰田C-HR,很多朋友应该还有印象,几年前第一代车型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凭借着它那非常前卫、大胆的外观设计,确实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

欧规新款丰田C-HR上市,新增炫酷车色,外观更运动-有驾

但让人有点好奇的是,这么一款曾经的“网红车”,为什么到了第二代,反而不在咱们中国市场卖了,成了欧洲那边的专属车型呢?

这次它在欧洲的改款,对我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全球汽车市场,尤其是我们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变化。

咱们先来回顾一下第一代C-HR刚来中国时的情景。

那时候,市面上的小型SUV大多长得中规中矩,而C-HR的出现,就像是把车展上的概念车直接开到了大马路上。

它的车身线条非常复杂、锋利,官方管这个叫“钻石切割”设计,看起来特别有雕塑感。

再加上那个悬浮式的车顶和隐藏在窗框里的后门把手,整台车给人的感觉就是两个字——“个性”。

在当时,开这么一台车上街,回头率相当高,它精准地抓住了年轻消费者不愿随大流、追求与众不同的心态。

欧规新款丰田C-HR上市,新增炫酷车色,外观更运动-有驾

不过,它的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

为了这个酷炫的造型,它牺牲了很多车内的实用空间,特别是后排,空间非常小,窗户也开得很高很窄,坐在里面会感觉有些压抑,时间长了甚至被一些网友开玩笑说是“坐牢感”。

再加上当时它的价格在同级别里并不算便宜,所以当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之后,它的市场表现也就慢慢回归平淡了。

关键的转折点,发生在了最近这几年。

中国的汽车市场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就是新能源和智能化。

以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为代表,像是比亚迪、吉利、长安,还有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等等,它们推出了一大批非常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

当很多合资品牌还在主推传统的燃油车或者油电混动车的时候,我们的国产品牌已经把纯电续航做得越来越长,把插电混动车型的亏电油耗降得非常低,甚至还推出了增程式电动车这种新的技术路线。

更重要的是,在车内的体验上,国产车简直是“大踏步前进”。

十几英寸甚至更大的中控屏幕、反应迅速又聪明的智能语音助手、越来越好用的高级别辅助驾驶功能,这些在以前看来是高档车才有的配置,现在十几万的国产车上基本都成了标配。

欧规新款丰田C-HR上市,新增炫酷车色,外观更运动-有驾

消费者们发现,花差不多的钱,甚至更少的钱,现在可以买到一台空间更大、配置更高、科技感更强、用车成本也更低的国产新能源车。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像C-HR这样主要卖点还是设计和传统油电混动的车型,它的竞争力自然就大大减弱了。

所以,当丰田在2023年发布第二代C-HR,并且宣布它主要面向欧洲市场销售时,熟悉中国汽车市场的人其实并不会感到太惊讶。

这并不是说丰田不看重中国市场,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太了解中国市场了,丰田才做出了这个理性的商业决定。

它知道,这款根据欧洲消费者偏好设计的新车,如果拿到今天竞争已经白热化的中国市场来,很可能“水土不服”,难以取得理想的销量。

这件事从一个侧面,也恰恰证明了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我们消费者购车需求的快速升级。

现在,我们再把目光转回欧洲,看看这次C-HR新年款到底更新了些什么。

虽然我们买不到,但了解一下不同市场的需求和产品策略也很有意思。

这次的升级非常“欧洲化”,可以说每一点都精准地迎合了当地消费者的喜好。

欧规新款丰田C-HR上市,新增炫酷车色,外观更运动-有驾

首先是外观颜色,新增了两种,一个叫“风暴灰”,一个叫“月光蓝”。

这些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意境。

“风暴灰”是一种带有金属质感的深灰色,显得很酷,有力量感;而“月光蓝”则是一种低饱和度的蓝色,带一点灰调,看起来很优雅、很显档次。

这两种颜色都符合欧洲市场追求的那种低调、有质感的审美。

然后是轮毂,给中配车型换了一套新的18英寸轮毂,采用了消光黑色和高光金属切削面的双色设计,车轮一转起来,光影效果很漂亮,让整台车看起来更运动。

车内的变化不大,主要是座椅换了新的灰黑双色材质,提升了一点触感和视觉上的精致感。

这次更新最重要的部分,其实是在动力系统上。

之前,那套看起来特别运动的GR Sport外观套件,只有在动力最强的2.0升混动和2.0升插电混动车型上才能选,门槛比较高。

现在,丰田把这个门槛放低了,动力入门的1.8升油电混动车型也可以选装这套运动外观了。

欧规新款丰田C-HR上市,新增炫酷车色,外观更运动-有驾

这么做很聪明,因为欧洲有很多消费者,他们可能预算有限,对动力的要求不高,平时开车主要看重省油,但他们同样希望自己的车看起来很酷、很运动。

这个改变就正好满足了这部分人的需求。

我们具体看一下它的动力配置:1.8升混动,综合马力140匹,主要是为了省油和降低购车成本;2.0升混动,综合马力198匹,动力更强一些,还有四驱版本可选,能适应欧洲一些多山多雪的地区;最顶配的是2.0升插电混动,综合马力达到了223匹,带了一块13.8度的电池,在欧洲的WLTP测试标准下,可以纯电行驶66公里。

这个纯电续航里程,对于很多欧洲用户来说,足够覆盖他们每天上下班通勤的距离了,可以当纯电车开,非常省钱,而跑长途的时候又没有里程焦虑。

看到这里,我们就能清晰地发现,丰田C-HR的这套产品逻辑,是完全围绕欧洲市场的特点来构建的:高油价、相对没那么普及的充电设施、以及消费者对传统品牌的信赖。

但是,如果把这套东西直接搬到中国市场,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66公里的纯电续航,在我们的国产插混车动辄一百多、两百公里的纯电续航面前,显得有些不够看。

它的车机智能化水平,相比我们已经习惯了的各种智能应用和语音交互,也显得比较传统。

因此,当我们在看待欧规C-HR的这些新变化时,我们一方面可以欣赏它作为一款工业产品的精致和成熟,但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为我们自己的汽车工业感到自豪和自信。

C-HR成为“欧洲特供”,恰恰说明我们的市场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们有了定义自己需求的能力,催生出了更适合我们自己的、技术更先进的产品。

我们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接受全球同步车型的市场,而是成为了一个能引领潮流、让全球车企都必须认真研究和对待的创新高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