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
李韵石
吉普车,这一曾在中国市场上备受瞩目的车型,如今却悄然退市。究竟是何原因,让这款一度风靡一时的车型在中国市场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是市场需求的变化,还是自身竞争力的不足?是政策环境的影响,还是消费者喜好的转变?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能为我们揭示吉普车退市的深层原因。
❒ 市场变化与政策影响
10月31日上午,斯特兰蒂斯(Stellantis)集团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公告,宣布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简称“广汽菲克”)、广汽集团以及Stellantis集团的股东们已共同批准了一项决议,授权广汽菲克在面临亏损的情况下申请破产。随后,广汽集团也在10月31日午间发表声明,确认广汽菲克因资不抵债而向法院递交了破产申请。这一连串的动作,标志着国产吉普车再次从中国市场消失,其未来何时能够重返,目前尚不可知。
本节分析了市场需求和政策变化对吉普车退市的影响,包括广汽菲克的破产公告以及中国政策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吉普车退出市场的时间节点与政策变化密切相关。
❒ 历史回顾与教训
回顾历史,吉普车在中国市场上曾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1983年5月5日,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创立了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1984年1月15日,这家合资企业正式挂牌运营,注册资本高达5103万美元。其中,北汽占据主导地位,以BJ212的制造工厂和部分设施以及660万美元的现金投入,共计贡献了约3503万美元;而美国汽车则提供了吉普品牌的产品、技术以及800万美元的现金投入,共计约1600万美元。
作为新中国首家合资汽车企业,北京吉普一诞生便引入了当时Jeep品牌的热门车型“切诺基”。这款车型不仅迅速成为私家车市场的抢手货,更在企事业用车领域大放异彩,引领了一代汽车潮流,成为了无数人心中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记。
“60后和70后谈及汽车时,吉普往往是他们口中不可或缺的话题。在我国,吉普几乎成为了Jeep的代名词。然而,随着全球汽车知识的普及,我们逐渐了解到,吉普不仅仅是一个汽车品牌,更代表着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port Utility Vehicle(SUV)和越野车Off-Road Vehicle(ORV)的精髓。尽管如此,吉普在我国民众心中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北京Jeep对我国汽车工业及汽车爱好者的深远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1985年9月26日,北京吉普公司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时刻——首批采用CKD形式组装的切诺基汽车提前5天顺利下线。这一成就不仅打破了美国境外生产切诺基的纪录,更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北京吉普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在合资过程中,由于合资方频繁更换,导致公司销量始终未能有显著提升。张旭光指出,1980年美国汽车遭遇信贷危机,资金紧张且无法及时推出新产品,加之经营状况恶化,最终不得不关闭部分美国工厂。与此同时,工人因加薪问题与AMC汽车产生矛盾,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在短短几年间,美国汽车亏损约8亿美元。最终,雷诺汽车在1987年8月5日将其美国汽车公司的股份卖给了克莱斯勒,而克莱斯勒收购这一股份的目的正是看重了其旗下的Jeep品牌。”
然而,在1998年,克莱斯勒集团与戴姆勒奔驰公司携手合并,共同创立了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这一举动在汽车制造业中堪称空前的巨变。此次合并不仅扩大了集团的影响力,也标志着北京吉普迎来了新的合资方。然而,新上任的戴克集团董事长对中国市场缺乏深入了解,未能及时引入新车型,这使得北京吉普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面前显得竞争力不足,发展陷入困境,甚至连续60个月遭受亏损。
2005年,北京吉普迎来了重大的变革,这一年它经过解散重组,成功转变为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然而,不幸的是,由于戴姆勒与克莱斯勒的最终分道扬镳,北京吉普最终不得不告别中国市场,停产了各款车型。
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时期,北京吉普在二次国产后的七年里,仅以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简称广汽菲克)的名义在中国市场短暂停留。广汽菲克成立于2010年,总投资高达170亿元人民币,中资与外资各占半壁江山。其首款国产车型自由光在2015年闪亮登场,恰逢中国SUV市场的热潮,一度发展迅猛。2017年更是创下了22.23万辆的年销量纪录,同比增长率高达57%,成为当时国内年度产销增速最快的合资车企。
本节回顾了吉普车在中国市场的历史,从合资开始的辉煌到最终的失败,强调了经营策略和中外合资过程中的问题。
❒ 未来展望与挑战
然而,好景不长,经历2017年的销量巅峰后,广汽菲克在2020年设定了70万辆的销量目标,却未能实现。自2018年起,广汽菲克的产销量便连年下滑,至2021年全年销量仅余2.01万辆。今年上半年,广汽菲克在市场上的存在感几乎消失,净亏损高达6.49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其资产总额为76.57亿元,但负债总额却达到81.86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07%,已深陷资不抵债的困境。
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Jeep品牌曾再次实现国产,但它终究错过了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而这一年正是吉普离开中国市场后的第五年。与此同时,本田CRV等车型在中国市场的热销也证明了抓住市场机遇的重要性。然而,广汽菲克却未能充分利用中国汽车市场的黄金发展期,最终走向了没落。
本节探讨了吉普车未来重返市场的可能性及面临的挑战,包括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和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冲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