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华为在2024年计划将原本专供B端市场的先进技术广泛应用到C端市场,其中就包括那款赫赫有名的“华为大炮”。
那么,“华为大炮”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在电动车充电桩行业里,有一个让众多充电桩运营商恨得牙痒痒的充电神器——“华为大炮”。
早期,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管理混乱,收费方式粗糙,多按充电时间计费,而非电量。市场上缺乏性价比高、兼容性好的快充设备,导致充电时间长,而充电桩运营商则收益颇丰。后来,有民间高手将华为原本用于5G基站R4875g的整流模块改造为电动车快充设备,显著缩短了充电时间,提高了充电效率,这一创新产品迅速赢得了电动车用户的青睐,并获得了“华为大炮”这一霸气称号。
然而,这一变革却给充电桩运营商带来了巨大损失,他们对此设备深恶痛绝。
事实上,“华为大炮”是一款输出电压为48伏、额定输出电压为53.5伏、最大工作电流达75安的高效、高功率密度数字化整流模块。其功率高达惊人的四千瓦,是普通充电器的二十倍以上。经过改造后,它成为了电动车快速充电的利器。按照0.5c的充放电倍率计算,一个60安时的电池组,仅需两小时即可充满。若是高倍率电池组,甚至仅需一小时。
除了充电速度快,“华为大炮”还具备出色的兼容性。它可以调节电流和电压,适用于24伏、48伏甚至72伏的电动车充电,甚至电动汽车也能使用。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款设备不挑电池类型,无论是铅酸电池、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都能轻松应对。
使用“华为大炮”进行充电,充电桩运营商几乎无法从用户身上获利,亏损成为常态。
最终,这一创新技术迫使充电桩运营商不得不改变收费模式,既按时间也按电量进行计费。
据传,华为过去为了照顾友商,许多尖端技术仅限于B端市场使用。然而,近年来这些技术未能得到广泛应用。2024年,华为计划将这些技术下放至C端市场,预计将引发一场技术革命,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