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都堵高速上了,比亚迪车主“秀操作”用无人机探路,结果飞出堵车源头更焦虑,智能驾驶体验引发热议

十一假期嘛,大家都知道的,就是人山人海。高速上堵得绝,不少车主都试过那种望着前车像看动画片心情。去年我在京哈高速,也遇到那样的场景,连续堵了4小时。那时候我还满脑子琢磨,要是能提前知道堵在哪,会不会心态好点?结果我电都低了,空调还硬挺着,其实心里挺烦的,毕竟开了辆车,心里总希望靠点技术救命。

这就扯到一个细节——比亚迪最近推出的那套灵鸢无人机系统。我第一次听说还是在微信群里,车友们都在秀操作。有个老哥,车上装了这个,说用无人机侦查堵点,直接提前避开。听着挺酷,是吧?我想了一下,毕竟到车载无人机,和我用过的普通无人机不一样。普通的那种手持型,要站在路边,平衡飞行,还得稳住手,非常麻烦。比亚迪的这个系统,操控可以在车内完成,还支持语音,驾驶一次都不用出门就能用。

十一假期都堵高速上了,比亚迪车主“秀操作”用无人机探路,结果飞出堵车源头更焦虑,智能驾驶体验引发热议-有驾

我还翻了翻相册,看到有人把无人机放出,往前飞了几公里,发出一片嗡嗡声。那画面直接在车内操作界面上显示,是个高清的实时画面。挺神奇的——在堵车时,不用下车、也不用把手指放在遥控器上盯着飞,直接用车机操作,甚至可以声控返航。像我这种技术不太好的,虽然觉得用无人机探路挺新鲜,但有时候也会担心:飞出去后,不知道有没有啥突发状况?比如飞到事故现场那种,心里还在想:这飞得出去吗?会不会误伤到人?——这是不是有点危机感?大概我这种担心也很多人有,毕竟现场自己没到,难免害怕。

十一假期都堵高速上了,比亚迪车主“秀操作”用无人机探路,结果飞出堵车源头更焦虑,智能驾驶体验引发热议-有驾

对了,有一块我特别感兴趣。比亚迪的无人机系统还能自动跟随车速,比如你车速在25公里/小时,无人机就能起飞或降落;车速到54公里/小时,还能保持稳定跟随。这点非常人性化,不用我们每次开车时都盯着屏幕和遥控器。试想一下,车流压得肝儿疼,抱着遥控器飞着,还得一只手握方向盘,一只手点按钮,麻烦死了。不然就是晕头转向,出现误操作的可能性。比亚迪这点设计还是挺贴心的——毕竟,驾驶安全第一。

不过我得承认,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有个细节没说清楚——在高速上飞无人机,不能太快,受限在25到54公里/小时之间。要是真的堵死,车速很可能低于这个范围,那就不太适用。而且,出事故不是没有可能,前面横着一大车,要是无人机飞到事故点,显然还得人工判断一下。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大伙怎么看待车载无人机的实用性?很多朋友会说手持无人机多牛,但停车场或者高速堵车,飞一只无人机看路况,确实能省不少心。问题在于,自己会操作飞行器吗?我听一个修车师傅说:懂就懂,挺方便的,要不然就只能猜猜。我也碰到过朋友用无人机在堵车中侦察,发现前面的事故车,车硬实横占道,心里就更焦了,这时候要是真能提前知道,是不是就能少受点罪?

十一假期都堵高速上了,比亚迪车主“秀操作”用无人机探路,结果飞出堵车源头更焦虑,智能驾驶体验引发热议-有驾

其实我很用心算过,如果用一只普通的无人机,飞100米远,电池可能得15分钟光景。高速堵车时,车子平均在10公里范围内不断运动,所以要多飞几次,续航很成问题。而比亚迪的系统能自动返航,无疑节省了不少麻烦。估算下来,要是比亚迪的无人机系统能做到每次出动探查10公里范围,续航时间在半小时左右,倒是比较接地气。

十一假期都堵高速上了,比亚迪车主“秀操作”用无人机探路,结果飞出堵车源头更焦虑,智能驾驶体验引发热议-有驾

也有人说,这其实也是娱乐或炫技,更不用说车载无人机上升的风光大片需求。但我觉得,关键还是实用。这辆车,如果能像我说的那样在堵车时提前侦查,避免焦虑,那就够了。

你们觉得呢?无人机未来会不会成为高速公路的常驻设备?我有点好奇,这种技术到最后是不是会变成全自动识别路况、自动环视驾驶辅助的一部分?还是说,只是个噱头,让我们觉得科技牛逼?也许,下一次堵车时,我会试试把无人机放出去,看前面到底咋样。

(这个想法还没细想透,可能人家早就把这事考虑得明明白白了。)

十一假期都堵高速上了,比亚迪车主“秀操作”用无人机探路,结果飞出堵车源头更焦虑,智能驾驶体验引发热议-有驾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