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的车圈,给我一种在看修仙小说大结局的感觉。
所有人都杀红了眼,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快要飞升了,结果天上降下来的不是天梯,而是灭世神雷。
前两天吉利银河那个星耀6,搞了个先享价,7.98万。
看到这个价格,我脑子里就一句话:不装了,摊牌了,大家一起死。
如果说之前比亚迪秦是掀了桌子,小米是把整个餐厅的蛋糕都端走了。
那吉利这次,是直接抱着煤气罐冲进了后厨,大喊一声“德玛西亚”,准备把整个美食街都给点了。
这已经不是竞争了,这是标准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袭击。
就问你怕不怕?
这几年,车企们都魔怔了。
尤其是在家用车这个领域,卷得连亲妈都不认识。
一方面,用户想要马儿跑,动力要猛,红绿灯起步不能输给隔壁买菜的王大爷,高速上超个大货车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不然显得自己很虚。
另一方面,用户又想马儿不吃草,油耗要低,最好是靠光合作用就能跑,一箱油能从黑龙江开到海南岛,不然每个月加油都像是在割肉,心态容易崩。
这俩需求,本质上就是既要又要,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悖论,是薛定谔的猫和巴甫洛夫的狗关在了一个笼子里,突出一个精神分裂。
过去的车企,面对这种精神分裂的需求,一般都是和稀泥。
给你个1.5L自吸,告诉你“佛系开车,有益身心”;或者给你个1.5T,然后告诉你“动力和油耗是兄弟,哥哥强壮了,弟弟饭量大点也正常”。
大家都在玩一种微妙的平衡,一种体面的妥协。
但现在,时代变了。
吉利这种老六,直接把平衡木给抽了,让所有在上面走钢丝的同行都摔个狗吃屎。
它的逻辑很简单:你们还在纠结怎么喂马,我已经给马安上了核反应堆,顺便还给它开了个直播间,让它自己带货赚草料钱。
雷神AI电混2.0,名字听着就一股子雷电法王杨永信的味道,但干的事儿是实打实的降维打击。
热效率47.26%,这是什么概念?
就好比你和别人吃一样的饭,别人还在长肉,你已经开始修炼成仙,把能量转化成了真气。
反映到车上,就是亏电状态下的最后一点尊严,做到了百公里2.8L。
2毛钱一公里。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你开这个车上下班,可能比你坐地铁还便宜,甚至比你在家开空调都省钱。
很多燃油车车主看到这个数字,估计会默默点上一支烟,开始怀疑人生。
他们每个月贡献给两桶油的钱,都够人家买辆新车了。
这种感觉,就像你辛辛苦苦氪金练级,最后发现人家是GM,出生就满级。
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但光省油,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够看了,只能算个入门级操作。
真正让同行心态爆炸的,是它在省油的同时,动力还一点不虚。
120kW的电机,一脚下去推背感说来就来,城市里超车就是一下子的事儿,完全没有过去那些“省油车”的肉感。
这就很离谱。
这就好像一个修仙的道士,不仅辟谷不吃饭,而且还能一拳打死一头牛。
这不科学,但很玄幻。
这背后,是一套叫“星睿AI云动力2.0”的玩意儿在操作。
讲真,现在什么东西都喜欢带个AI,好像不带AI就没法出门见人一样。手机是AI手机,冰箱是AI冰箱,现在连车子的动力分配都要AI来管了。
这玩意儿说能识别1000多种场景,根据你的习惯、路况、甚至心情来调整油电。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此表示高度怀疑。
你一个AI,怎么知道我今天是因为被老板骂了想地板油,还是因为孩子考了100分想悠哉游哉地开?
这玩意儿与其说是AI,不如说是一个住在你发动机舱里的老司机,而且是脾气特别好的那种。
它总能提前预判你的预判,在你需要动力的时候给你动力,在你心疼油钱的时候帮你省钱。
新手开上去,都能开出老司机的丝滑感。
这才是最恐怖的。
它把“好开”这个很玄学的体验,给你量化了,打包了,7.98万卖给你了。
同行看了也得傻。
更骚的是,它还搞了个什么AI底盘数字调教。
这名字一听,就是那种准备忽悠你加钱的玩意儿。
但它的效果,讲白了,就是让你开车的时候更“整”一点。
过个减速带,车身不会像筛糠一样上下乱颠;拐个弯,人也不会被甩得七荤八素。
它把很多以前二十万以上车才强调的“高级感”,用一种非常粗暴的方式,塞进了一个不到八万的车里。
这就像你点了个沙县小吃,老板给你端上来一盘米其林三星的分子料理,还告诉你今天打折,只要8块。
你什么感觉?
你不会觉得占了便宜,你会觉得老板疯了。
现在的吉利,就给我这种感觉。
它不是在卖车,它是在进行一场行为艺术,主题就是“卷死你们,或者被你们卷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吉利的产品经理可能比我还疯,这比喻都快跟不上了。
当然,我们必须回到那个终极问题。
这车这么搞,真的能颠覆市场吗?
我不知道。
因为中国的汽车市场,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性市场。
它更像一个玄学道场。
会买特斯拉的人,你跟他讲内饰、讲性价比,他会觉得你很LOW。人家买的是马斯克的火星梦,是科技的信仰,是硅谷的图腾。你觉得那是毛坯房,人家觉得那是赛博禅室。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会买奔驰的人,你跟他讲油耗、讲保养,他会觉得你很烦。人家要的就是那个三叉星辉带来的社交价值,是“我不需要向你解释为什么我开奔驰”的那种自信。奔驰最值钱的,就是“奔驰”这两个字。
吉利星耀6这种车,把所有能给的都给了,性价比拉满了,技术参数顶破天了。
但它唯独给不了一个东西,那就是“信仰”。
它能满足你所有的物理需求,但满足不了一些人脆弱的心理需求。
说实话,我有时候在停车场挪车,想的都是中午吃啥,根本顾不上什么转向手感。
它能用2.8L的油耗打动一个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中年男人,但可能打动不了一个刚毕业、觉得车标就是脸面的年轻人。
这就是现实的吊诡之处。
所以,吉利星耀6,它不是在造车,它是在对整个市场进行一场社会实验。
它在用7.98万这个价格,问所有人一个问题:
在绝对的、碾压式的、不讲道理的性价比面前,那点所谓的品牌玄学,还值几个钱?
它把刀架在了所有合资品牌的脖子上,也架在了部分国产品牌的脖子上。
就七万九千八,你还要啥自行车?
这是一个阳谋。
一个让所有对手都头皮发麻的阳谋。
最终的结论可能并不符合逻辑,但它非常符合人性——当一个东西足够便宜又足够好时,大部分人会瞬间忘记自己的“信仰”。
毕竟,信仰不能当饭吃,但省下来的油钱,可以多加两个鸡腿。
这才是中年人最朴素的真理。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