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车销量还行,利润压力大,转型步子难迈

当下全球汽车圈里,谁都看得出来风向变了。曾经无比自信的德国车企,现在却在自己的地盘上紧锣密鼓地搞起了保卫战。你说奇怪不奇怪?明明德国车在德国卖得比谁都好,可无论是圈内大佬还是媒体,就没有一个真开心的,全是各种担忧和危机感。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德国汽车行业这出大戏,真有那么凶险吗?

先问个问题:销量好等于未来安全吗?可能有人觉得,德国的大众、奔驰、宝马这些牌子不是照样在本国市场“横着走”吗?像大众ID.3在德国八月纯电新车注册里占了6%,大众整个集团份额也有20%上下,这看起来哪像有事的样子?但你再翻翻新闻,德国媒体时不时就来一句“德国汽车还有救吗?”仿佛明天公司就要黄了。数据和热搜新闻之间的落差,显然不是表面风光能解释得了的。

这里面藏着三层意思。第一,德国本土再强,也挡不住全球的疲软。曾经,德系车哪儿不是香饽饽?欧洲、美国、中国三大市场,德国车长期占据20%以上份额。现在呢?几乎是几十年来第一次跌破了这道线。也就是说,你自己家里卖得欢,其实全球舞台上地盘正在缩水。这事搁谁心里也都明白,再怎么守住家门,也只是老巢缩小的温柔陷阱,逃不过竞争格局已变的残酷。

第二,销量漂亮,不代表公司过得就好过。有报告显示,哪怕眼下德国车还抢着买,可到了2025年第二季度,整个德国车企营收比去年还跌了1.6%。失业人数更狠,一年内就砍掉了五万多个工作岗位。想想,挣钱多了,反倒裁掉一大批人,这是企业正常吗?其实就是净利润越来越薄,大家都在算计怎么消减各类支出,怎么裁员自救。头上栓着条金腰带,身上却拉了紧身裤,这怪不怪?

第三,局外人可能还觉得德国车墙内开花墙外香,局内人却慌得一批。毕马威做的一个调查,全球范围内,平均来看有36%汽车大厂高管觉得企业得大刀阔斧革新。可德国这比例直接飙到69%。为什么?他们可不是没见过风浪的新人,大伙子们骨子里是清楚这场时代变化有多深刻,所以紧张得提前上弦。毕竟,谁都不想成下一个诺基亚。

说到这儿,你就得好好琢磨德国三巨头的“新手段”了。他们真的有把握吗?你看大众,推出什么ID.Polo、ID.EVERY1,价格直奔“2万欧元门槛”,一副要重回“人民汽车”初心的架势。为啥?其实就是看到中国新能源车在性价比上的冲击。你吉利、比亚迪、零跑这帮玩家一个比一个生猛,再不主动往便宜大碗方向拐,未来估计就得瞪眼看着市场一步步丢给中国品牌。

奔驰又咋办?它索性来个大包大揽:一边加固自己豪华品牌形象,比如弄新一代电动GLC,一边下沉份额搞“史上最划算”电动CLA。说是要上下通吃,其实骨子里是既怕利润山头被抢,也怕底下的市场蛋糕被切。表面看起来是全面出击,其实是两头堵漏洞,防守思想依然主导一切。

德国车销量还行,利润压力大,转型步子难迈-有驾

宝马倒是干脆,直接整个“新世代”电动平台,把旧房翻盖成新楼房,干脆不修补,而是推倒重来。想法确实够过瘾,目标也够大气,就是不再跟着“油改电”过家家,而是真正下场和特斯拉、小鹏们拼底层架构和生态壁垒。但问题是,这么大动作,真能玩到最后?说到底你既要自我革新,还得以比过去快十倍的速度完成技术平台的跃迁,这难度不是吹的。

不过,这里的最大难题,其实不是“别人来了怎么办”,而是“自己还能不能转得了身”。很多人以为德国人最怕中国车蜂拥而至,但细看才发现,德国企业高管有六成把“技术冲击”看作头号威胁,可真正有勇气联合软件、AI公司搞事情的,德国也就三成出头。放在全球范围,这个数据只能说保守得可怜。为啥这样?其实就是骨子里不服气——德国工业是百年自信出来的,哪个体系不是“德国人说了算”?突然让你跟一堆没造过车的软件公司合作,还得把车里权力分出去,习惯真不容易改。

这种矛盾,就是“不服气又怕出局”。早该明白大势已去,但一扭头,又舍不得放下手里的那一点残余主导权。德国车企的真正敌人,不在于比亚迪、蔚来什么时候大规模杀进欧洲,而是自己的“路径依赖”。一切还守着老办法,就算偶尔一两下革新,也架不住对自家传统的执念太深。

你再看慕尼黑车展的种种表现——舞台再大,气氛却紧张,笑得最灿烂的人,可能其实心里已经明白接下来没多少底牌可打。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不是在等进入德国本土才开始威胁到德系车,而是全球竞争格局早就翻天覆地。德国汽车的铃声,不该等到门口对手敲门才警觉,而是他们第一次亲身感受到自己可能时代落伍的那一刻,就已经响起来了。

德国车销量还行,利润压力大,转型步子难迈-有驾
德国车销量还行,利润压力大,转型步子难迈-有驾
德国车销量还行,利润压力大,转型步子难迈-有驾

再往深了捯饬,你要问:“德国车会不会继诺基亚、柯达之后,也成了下一个被时代甩开的巨头?”说实话,德国工业底蕴厚,技术储备还在,可别忘了,这种惯性是把双刃剑。你动变革的心,同时又放不下专注制造的骄傲和固执;你知道车子变得越来越像“四个轮子和一台智能手机”,却还想沿用原来的车厂管理和研发方式。这种“又想要又舍不得”的纠结,是真正的危机之源。

德国车销量还行,利润压力大,转型步子难迈-有驾

在这个智能化、电动化、软件能力为王的新汽车时代,全世界没人敢保证自己能基业长青。德国车的危机虽然可怕,但也没全无机会。关键是,他们要不要——也敢不敢,把老底子全翻过来认认真真再做一遍。与其天天在主场表决心,倒不如彻底拆掉自己围绕百年建立起来的那道“安全墙”,真正跟上时代的脚步。

德国车销量还行,利润压力大,转型步子难迈-有驾
德国车销量还行,利润压力大,转型步子难迈-有驾

所以你说,这场“保卫战”给谁打的?名义上当然是为抗衡中国车,事实上德国车最该防的,说到底还是自己的惯性和傲慢。如果这关过不去,迟早哪天市场留给它的就只剩下那个舒适但逐渐萎缩的老窝,连最后的舞台都得让给新时代的新玩家。这才是真正值得德国车企深思的大问题。

德国车销量还行,利润压力大,转型步子难迈-有驾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