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油价是否会重返“6元时代”的问题,分析指出,在中短期内油价有可能适度回落,但极不可能降至6元的起点。首要原因在于,国内油价的调整往往紧随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例如,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峰值达到147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大约是每升6元。而现在,尽管国际原油价格仅达到120美元左右,国内成品油价格却已接近10元/L,这是因为过去国内油价过低,机关单伴位需要提供大量补贴,从而推动了成品油调价机制的改革。
即便当前“三桶油”的经营状况已有所改观,但它们依然处于亏损的边缘。因此,利用当前油价上涨的契机,可以对国内过低的油价进行调整,可能会回升到“不太昂贵”的8元或7元时代,但不太可能重返“极为便宜”的5元或6元时代。从全球视角来看,通货膨胀、美联储加息以及俄乌战争等因素都在推动国际油价维持高位,缺乏回落至原点的动力。目前,国际原油市场需求大于供应。
由于俄罗斯被逐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国际油价上涨,而美国国内的通胀压力和加息预期高企,使得页岩油生产商缺乏增产的动力。中东国家也在石油减产问题上保持谨慎,等待与美国的谈判。除非全球石油需求因重大事件而迅速大幅下降,否则国内油价几乎不可能回到6元时代。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油价调整中存在一种保护机制:当国际油价跌破3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会启动下跌保护,意味着即使原油价格继续下跌,国内汽油价格也将保持稳定。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国际油价一度暴跌至负数,而当时国内油价也仅在5至6元区间波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油价可能会回升到7元,这是许多人可以接受的;甚至回升到8元或9元,也有一部分人能够接受。但随着油价的逐步攀升,能够接受高油价的人群将逐渐减少。这不仅预示着油价未来的走势,也反映了燃油车未来的命运。尽管电动车目前仍存在诸多不足,如充电效率、续航里程、充电便捷性和安全性等问题,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解决,但禁售燃油车和碳中和的目标已经在前方等待。因此,我们必须适应这个时代的变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