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坐在小区的长椅上,拿着手机反复划拉屏幕,额头上的皱纹拧成了川字。之前提的长安CS75 PLUS还停在楼下车位,车漆在阳光下泛着珍珠白的光泽,可此刻他满脑子都是刚刚算出来的那串数字。
"老王,车开着咋样?"邻居老李端着保温杯凑过来,瞥见他手机屏幕上的表格,"嚯,你这算账呢?"
"可不嘛!"老王把手机往老李跟前推了推,"之前买车时销售说这车省油好养,结果我按实际开销一算..."话没说完,老李已经瞪圆了眼睛盯着表格里的总金额。
第一笔账:保险就像过山车
新车落地时,老王在4S店买了全险。交强险950元雷打不动,商业险里的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车上人员险七七八八加起来4600元,再加上350元车船税,首年保费直逼6000元。"第二年不出险能降10%,第三年再降10%"——销售的话在耳边回响。可当老王把三年保费平均到每年,5345元这个数字还是让他倒吸凉气,这相当于每月要往车里扔445块钱。
第二笔账:保养藏着猫腻
首保5000公里免费让老王乐呵了俩月,可第二次保养就给他上了一课。4S店拿着保养手册一条条念:"机油机滤500,空滤200,工时费另算。"老王这才发现,保养周期像俄罗斯套娃:每5000公里换机油、每1万公里换空滤、每2万公里换火花塞...三年跑6万公里的话,光保养就得花6121元,折合每年2040元。"这不跟养孩子打疫苗似的,到点儿就得掏钱?"老李在旁边直咂嘴。
最狠的第三刀:油费像流水
老王每天通勤50公里,周末还爱带全家郊游。按官方6.89L/100km的油耗,他原本算着每月油钱也就800块。可实际开起来,早晚高峰堵车、空调常开,油耗蹭蹭涨到8.5L。现在92号汽油7.5元/升,一年2万公里算下来:8.5L×200×7.5=12750元,比官方数据多出2000多块。"这油箱怕不是漏的?"老王苦笑着给老李看加油APP的记录。
隐形刺客:那些零碎开支
洗车卡季卡288元,小区车位月租300元,高速ETC一年刷了1200元。上个月在商场地下车库蹭了柱子,补漆花了600;上周违停被贴条,200块又打了水漂。这些"小钱"加起来,每年至少再啃掉5000块预算。
手机屏幕上的计算器跳出最终结果:保险5345+保养2040+油费12750+杂费5000=25135元/年。老王和老李面面相觑,这个数字相当于每月要从工资里划走2095元——比他们家房贷月供还多500块。
"要不...周末跑个顺风车?"老李试探着问。老王望着自家新车叹气:"当初觉得国产车实惠,谁知道养起来跟合资车一个样。"不过转头看见车里老婆放的卡通坐垫、孩子贴的星星贴纸,又摸着方向盘上的长安LOGO喃喃:"好歹空间大,全家出游不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