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现在很多人家里都有车,买车的时候,大家关心的无非是这车好不好看、动力强不强、省不省油。
可车子毕竟是台复杂的机器,开久了总会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这时候,买车时没怎么在意的“售后服务”,就成了决定你用车体验好坏的关键。
特别是现在,咱们中国的汽车品牌越来越厉害,车子都卖到国外去了,那问题就来了:一个外国人在泰国买了一辆中国车,万一车坏了,能找到靠谱的地方修吗?
修车师傅的手艺过不过关?
这可不是小事,它直接关系到中国汽车在海外的口碑和形象。
就在2025年8月,一场挺有意思的活动在泰国曼谷举行了,叫“长安汽车全球服务技能大赛”。
听这名字挺高大上,说白了,就是长安汽车把全世界各地最顶尖的修车师傅和客服顾问都召集到一块儿,来了一场“武林大会”,比比谁的手艺更高、服务更好。
这事儿看着是企业内部的比赛,但往深了想,其实是咱们中国汽车品牌在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软实力”。
这场比赛可不是简单地拧拧螺丝、换换机油那么简单。
它分成了两个大项目,一个是针对修车师傅的“机电项目”,另一个是针对服务顾问的。
先说这个机电项目,现在汽车的技术发展太快了,车子越来越像个带轮子的智能手机,里面全是各种电路板、传感器和复杂的程序。
所以,现在的修车师傅,光有力气和经验可不行,还得是个懂电脑、懂电路的“技术宅”。
比赛现场,给选手们的都不是些常见的小毛病,而是一些特别刁钻的“疑难杂症”。
比如,一辆车开着开着突然没劲了,或者仪表盘上亮起一个谁也看不懂的故障灯。
选手们就得像个侦探一样,用专业的诊断电脑连接汽车,从一大堆数据流里分析问题出在哪,可能是一根线路接触不良,也可能是一个小小的传感器失灵。
这个过程特别考验人的逻辑思维和专业知识,一步错,就可能把问题搞得更复杂。
这哪是修车,简直是在给汽车做精密的“外科手术”。
另一个项目,服务顾问,就更有意思了。
如果说修车师傅是幕后的“技术专家”,那服务顾问就是站在最前线,直接跟客户打交道的人。
比赛模拟了真实的服务场景,考验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是沟通的艺术。
你想想,一个心急火燎的车主冲进店里,可能连问题都说不清楚,只会说“我的车有怪声”。
服务顾问就得像个心理医生,一边安抚客户的情绪,一边通过巧妙的提问,引导客户把问题描述清楚:是什么时候响?
是加速的时候还是拐弯的时候?
声音大概是从哪个位置传来的?
他们要把客户这些模糊的、生活化的语言,准确地“翻译”成技术人员能听懂的专业术语,又要能把复杂的维修方案和费用,用最简单直白的话跟客户解释清楚,让客户花钱花得明明白白、安安心心。
这种能力,对于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信任感,实在是太重要了。
当然,高手过招,除了武功要高,手里的兵器也得趁手。
这次比赛,一个叫SATA世达的专业工具品牌提供了全套的“神兵利器”。
你可别小看这些工具,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比如,比赛现场用的一款叫“242件通用机修工具车组套”的东西,说白了就是一个装满了各种型号扳手、套筒、钳子的小推车。
好处在哪呢?
效率高啊!
修车是个精细活,经常需要换用不同的工具,如果工具到处乱放,光找工具就得浪费一半时间。
有了这个工具车,所有工具分门别类放得整整齐齐,师傅用起来得心应手,维修速度自然就快了。
更关键的是精度。
比如车里很多重要的螺丝,拧多大的劲儿都是有严格标准的,拧松了不安全,拧太紧了又可能损坏零件。
比赛用的那种“可调式扭力扳手”,就是专门干这个的。
师傅可以提前设定好需要的力度,拧到那个劲儿了,扳手就会“咔哒”一声提醒你,保证不多一分力,也不少一分力。
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正是专业和业余的差别。
当全世界的长安维修点都用着同样高标准的工具,遵循着同样严格的操作流程时,才能保证全球车主无论在哪,都能享受到一样的高品质服务。
这场比赛的意义,其实已经超出了比赛本身。
它更像是一次集中的展示和演练,告诉全世界的消费者:我们中国的汽车品牌,不光会造车、卖车,我们更重视车卖出去以后的服务。
根据统计,中国在2023年已经超过日本,成了全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每年有几百万辆中国车销往世界各地。
车卖得越多,海外的服务网络就越得跟上。
过去,可能有些外国消费者会担心,买中国车便宜是便宜,但坏了去哪修?
修得好不好?
而长安汽车通过举办这样的全球性大赛,就是在大声地回答这个问题:请放心,我们的服务是全球统一的高标准,我们有一大批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为您的用车生活保驾护航。
比赛中还有个细节特别打动人,就是在休息的时候,那些参赛的师傅们也没闲着。
搞机电维修的师傅们会聚在一起,复盘刚才排除故障时哪个工具用得更顺手,哪个流程可以再优化一下;而做服务顾问的选手们,则会一个人默默地在脑子里过一遍刚才接待客户的场景,琢磨哪句话说得不够好,怎么才能更精准地理解客户的需求。
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
这已经不只是一场争夺名次的比赛了,更是一次全球服务精英们的业务交流和自我提升。
未来,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汽车的结构和维修方式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服务人员的技术要求只会越来越高。
像长安汽车这样,提前布局,联合SATA世达这样的专业伙伴,共同搭建人才培养和交流的平台,无疑是走在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这不仅是在为自己的品牌打造坚实的后盾,也是在为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发展,贡献一份重要的力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