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万元,Model Y L强行上六座!但是估计又能热销
特斯拉这两年在中国市场玩的那叫一个花,卷价格卷配置。这不,8月19日,Model Y L车型上线中国官网,起售价33.9万元。官网页面醒目地标注着预计9月交付,单一配置,简洁明了。说实在的,如果这是一款普通国产六座SUV,这配置,这价位,估计早被网友骂到关评论区。但是,这可是特斯拉,“特斯拉”三个字就是免死金牌,强行加塞六座都能美其名曰“灵活空间”。
来,咱们梳理一下:Model Y L的轴距暴涨至3040mm,比原版Model Y长了179mm,轴距也足足多出150mm。官方宣传储物空间达2539升,满载六人后还能装两个24英寸、一个20英寸行李箱,听起来是不是很牛?但数据归数据,现实还得亲身体验。车身实际也就4976mm,别说MPV,就是和那些虎背熊腰的国产SUV比,也没显得多魁梧。媒体实测证明,这后排第三排座位体验堪称“魔幻”——椅面低、空间挤,成年人蹲进去,顶多算行李。“六座”听着洋气,用起来就像是为了KPI硬凑数,强行上满员。
比拥挤空间更令人抓狂的,是“高科技”配置的缺席。国产六座SUV都喜欢堆料:座椅按摩、彩电、冰箱、后排电视、零重力座椅、氛围灯……应有尽有,生怕你在车上待不够24小时。但特斯拉?“Minimalism”成了挡箭牌。啥?你想要冰箱?你想坐沙发?想要全家齐聚后排看世界杯?对不起,这里只有巨大的玻璃顶和极简中控。唯一恒定不变的,是头顶直射太阳——第三排的乘客可以直接体验“桑拿房”。哪怕你贴上最强的隔热膜,太阳也不会怜香惜玉。科技有价,防晒无情。
其实,如果把logo遮住,让消费者盲测,估计九成网友会吐槽:空间挤,配置少,售价高——国产某品牌只卖一半,体验反而翻倍。可揭开谜底,“原来是特斯拉啊!”瞬间万事大吉。特斯拉模式一出,网友们的忍耐力立刻提升500点。问题来了,为什么一台配置、舒适性全面输给国产对手的加长电动SUV,非但不被嫌弃,反而还预定热销?
答案无他,品牌力而已。国产品牌努力造车十年,智能化搞得天花乱坠,沙发电视一应俱全,最后发现,比不过一个“马斯克”。特斯拉的故事,从飞天火箭讲到开源代码,从“新能源鼻祖”聊到自动驾驶,随便一个噱头都能引爆全场。国人买车,如今不仅仅是关心空间舒适,更多买的是科技属性、品牌背书和朋友圈的点赞率。一句“我买的是特斯拉”,足以让空间瑕疵、舒适短板统统变成“轻盈灵动科技感”,哪怕第三排座椅只是“装饰品”也能安然接受。
33.9万的价位,旁边环伺着一大票国产六座SUV。比亚迪、问界、理想,你想要的配置空间悉数具备,售价还可以再谈。但特斯拉,反手就来一句“你需要的并不是冰箱和沙发,你需要的是改变世界的机会”。马斯克这一招高明——他不和你卷细节,他卷一个遥不可及的未来。于是乎,配置少了是“科技极简”,空间小了是“高效利用”,太阳直射那是“亲近自然”。国产品牌拼尽全力搬砖,口碑销量依然被特斯拉一波带走。
当然,说到底中国市场还是现实的。谁能掌控消费心理,谁就能成为赢家。国产品牌硬件把控再好,品牌想象空间有限。而特斯拉,营销话术和产品张力结合,轻松掀起讨论热潮。消费者明知买的就是“同价位少了半打沙发”,依然为特斯拉买单。也难怪有人调侃,这次Model Y L强上六座,“能不能热销”根本不用问——只要logo足够亮,什么五座六座都能成为卖点。
归根结底,33.9万的Model Y L从设计、配置到乘坐体验硬伤不少,国产品牌的同价竞品“人有我优”。可只要挂上特斯拉的标,再勉强的产品也能化平庸为奇迹。这不是消费理性,而是科技信仰。当下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真实写照,大概就是如此荒诞且真实。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