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牌底蕴与技术积累:百年老店 VS 逆袭黑马
(一)长安汽车:军工底蕴铸就扎实根基
(二)吉利汽车:并购战略催生技术跃迁
二、核心三大件:耐用性与技术亮点大比拼
(一)发动机:可靠耐用 VS 高效动力
长安优势:蓝鲸系列发动机热效率达 40%+,1.4T/1.5T 机型在 CS75 PLUS 等车型上表现出低故障率,尤其适合家用场景,但部分老款 1.8T 机型存在动力储备不足问题。此外,长安在混动技术领域持续发力,蓝鲸iDD混动系统兼顾动力与经济性,其电池安全防护与智能能量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更高效节能的出行方案,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的技术竞争力。
吉利优势:自主研发的 4T 涡轮增压、8TD 直喷发动机兼顾动力与经济性,沃尔沃技术赋能的 2.0TD 高功率版在星越 L 等车型上实现强劲输出,不过部分 1.0T 三缸机型早期存在抖动投诉。
(二)变速箱:稳定性争议 VS 平顺性进化
长安痛点:旗下 7DCT 双离合变速箱(尤其青山 DF7 系列)被高频投诉低速顿挫、漏油,涉及逸动、UNI-T 等热销车型,且厂家处理方案缺乏召回措施,影响用户信任。
吉利进步:早期 DSI 双离合问题已改善,现主推 7DCT 湿式变速箱(如领克同款)换挡平顺性提升,入门车型匹配的 CVT 变速箱耐用性更适合城市代步,售后反馈相对均衡。
(三)底盘调校:舒适取向 VS 运动基因
长安底盘偏向家用舒适,滤震柔和但高速稳定性稍弱,适合城市通勤;吉利得益于沃尔沃技术,部分车型(如星瑞)底盘厚重感更强,弯道支撑性更佳,兼顾运动与舒适,适应场景更广泛。
三、质量控制与可靠性:数据与口碑的双重考验
(一)制造工艺与品控标准
(二)长期可靠性数据对比
第三方评测显示,吉利车型三年百车故障数(PP100)约 150-180,优于行业平均水平;长安因变速箱问题拉低分值,PP100 约 180-200,主要投诉集中在机电系统。保值率方面,吉利 3 年保值率约 55%-60%,长安 50%-55%,略受质量口碑影响。
四、用户口碑:小毛病 VS “硬伤” 谁更难忍?
(一)吉利常见问题:细节品控待提升
(二)长安突出痛点:变速箱故障成 “硬伤”
五、售后服务:网点覆盖与问题解决能力
(一)吉利:售后网点多但标准化不足
(二)长安:问题响应慢,召回机制待完善
六、选购建议:按需选择,避开 “雷区” 车型
偏好成熟耐用的传统燃油车,注重底盘舒适性,可选择 CS55 PLUS(1.5T+6AT 版本,避开双离合)、CS75 PLUS(AT 变速箱车型),适合家用代步。
追求设计感、智能配置,或考虑混动车型(如雷神 Hi・X),推荐星瑞(2.0T+7DCT)、博越 L(CMA 架构),技术成熟度更高,适合年轻家庭或通勤频繁用户。
长安慎选搭载青山 7DCT 的车型(如逸动 PLUS、UNI-T 燃油版);吉利慎选早期三缸机型(如缤瑞 1.0T)及银河系列首批车机版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