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款本田CB750 Hornet评测——首次试驾

运动中的中庸主义

2025款本田CB750 Hornet评测——首次试驾-有驾

在为期两天的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天,我试骑了2025款本田CB750 Hornet。第一天试骑的是Big Red的另一款全新机械化摩托车——CB1000 Hornet SP 。两天里,本田的Ryan Dudek带领我们沿着不同的路线深入内华达山脉的西坡,柏油路蜿蜒曲折地穿过黄松和洛奇波尔松林,途经一些名为“酷镇”(Cool ) 和“火山”(Volcano)的小镇。

用政治正确的说法,杜德克驾驶 750 Hornet 的速度可以说是充满活力的。就连骑着升级版 Hornet 的那些渴望权力的记者们也毫不抱怨被耽搁了。第二天骑上 Hornet 750 后不久,我才明白他选择在 750 上领先的原因。

2025款本田CB750 Hornet

2025 款 CB750 Hornet 完美诠释了“少即是多”的理念。更低的动力、更少的气缸、更轻的重量,带来了更强劲的性能、更实惠的价格以及无尽的驾驶乐趣!

高潮

  • 可利用的电力

  • 敏捷操控

  • 物超所值

叹息

  • USB 端口位置

  • 不适合较高的骑手

  • 没有巡航控制

低配版 Hornet 的 755cc SOHC 八气门并列双缸发动机的马力和扭矩远低于 Hornet SP 的 1000cc 直列四缸发动机,但它却能以令人愉悦的方式释放动力。再加上 750 Hornet 的重量优势(422 磅 vs 465 磅),CB750 在急弯中的表现比 SP 更出色。只有在长直道和弯道较短的弯道上,Hornet 1000 才能远远超过 750。

2025款本田CB750 Hornet评测——首次试驾-有驾

750 并列双缸的另一个优势是在中低转速范围内没有平坦点。为了在出一些慢弯时获得良好的驾驶体验,1000 SP 强迫我挂一档,而我更愿意挂二档;750 Hornet 没有这样的要求。虽然本田发动机旋转很快,并且一直到 10,000 rpm 的红线时都能保持高速,但这款双缸发动机的低转速冲击力不如一些中型竞争对手(MT-07、GSX-8S )。 两年前,当我第一次在Transalp 750上试驾新的并列双缸发动机时,我评论说“我一直短换铃木 V-Strom 800DE的双缸发动机以保持在其功率带的最强位置,而我则一直在探索本田的转速限制器。”

本田这款发动机转速过高的原因在于其87.0 mm x 63.5 mm的超方缸径和冲程尺寸。然而,Hornet的中段动力表现似乎并不像Transalp那样不足,而且由于两者的主减速器传动比(16T/45T)相同,Hornet更强劲的中段动力或许源于其更轻的车身重量、更短的轴距以及17英寸的轮毂(Transalp的后轮毂为18英寸)。有一点是肯定的:Hornet 750的声浪确实不错。伴随着转速攀升至红线,原厂排气管发出悦耳的轰鸣声,这声响来自270度曲轴不均匀的点火顺序。

紀主义

2025款本田CB750 Hornet评测——首次试驾-有驾

据网上某处介绍,中量主义(midimalism)是一种旨在在极简主义和极繁主义之间寻求平衡的设计理念。本田凭借2025款Hornet 750,成功实现了中量主义的精髓。与SP同门兄弟不同,750配备了一系列价格更实惠的组件。一方面,它配备了不可调的Showa SFF-BP前叉、仅可调预载的Showa后避震器,以及双日清(Nissin)前辐式卡钳。另一方面,750与SP共享一个5英寸全彩TFT显示屏和一套相同的驾驶辅助系统。

2025款本田CB750 Hornet评测——首次试驾-有驾

在内华达山脉的导览游中,我追着杜德克骑,结果发现比起骑Hornet SP,我骑Hornet 750撞到乱七八糟的树根时摔倒的次数还要多。这番话更多的是在夸赞SP版的Öhlins TTX36后避震器,而不是贬低750版的Showa后避震器。Hornet 750的前后悬架组件出厂时都感觉平衡良好,既能提供良好的减震性能,也为激烈的运动骑行提供了舒适的长途驾驶体验。可以说,它是一款兼具性能和价格的中端车型。

Hornet 750 的制动部件也同样如此。Hornet SP 配备 Brembo Stylema 卡钳和 Brembo 主缸,而 750 则配备双 Nissin 径向安装卡钳。750 的前制动性能非常出色,只是缺少 Brembo 带来的那种复杂的制动感和反馈。值得注意的是,750 配备了踏板式制动盘,而升级版 SP 则没有。两款车型均配备了不可禁用的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

2025款本田CB750 Hornet评测——首次试驾-有驾

两款摩托车的骑行辅助装置均具有五种骑行模式和三个级别,分别用于发动机制动、动力和本田可选扭矩控制 (HSTC)——本田的牵引力控制系统。

预设模式包括:

  1. 运动型:以最少的发动机制动和 HSTC 提供最大的动力。

  2. 标准:提供动力、发动机制动和高速传动比 (HSTC) 之间的平衡平衡。前两个档位动力较弱,部分油门时扭矩会降低。

  3. 雨天:提供最低功率、中等发动机制动和高 HSTC,主要在前三个档位中降低功率和扭矩。

此外,两种用户模式可让您自定义动力、发动机制动,甚至禁用牵引力控制。一个明显的缺点是,每次关闭摩托车时,这些用户模式都会重置为默认设置。这可能会令人沮丧,因为诸如禁用牵引力控制之类的自定义设置无法保存。我还发现最低的发动机制动设置有点太强了,希望在关闭油门时能有更“自由滑行”的感觉。

2025款本田CB750 Hornet评测——首次试驾-有驾

TFT 显示屏位于双 LED 投影式大灯上方。其密封树脂设计即使在阳光直射下也能清晰可见。三种屏幕布局可供选择,我使用的是标准布局。显示屏以清晰易读的格式显示档位、速度、转速、驾驶模式、油量和时间等基本信息。它还可以通过 Honda RoadSync 应用程序连接到您的智能手机,以实现逐向导航、通话和音乐播放。所有显示功能均通过左侧车把上的四向拨动开关进行控制。Hornet SP 的一个缺点是没有 IMU,这意味着没有倾斜感应牵引力控制或倾斜感应 ABS。750 和 1000 也缺少巡航控制。

2025款本田CB750 Hornet评测——首次试驾-有驾

CB750 Hornet 采用本田的钢制菱形车架,并配有一体式副车架。Hornet 的车架重量为 36.6 磅(约 17.7 公斤),比 CBR650 轻 4.2 磅(约 1.9 公斤),这也是 Hornet 标称整备质量仅为 422 磅(约 194 公斤)的原因之一。考虑到 750 的前倾角和拖曳距与 Hornet SP 相同(25.0° x 3.9 英寸),但轴距短了 1.4 英寸(55.9 英寸 vs 57.3 英寸),并且配备 160 系列后轮胎,因此,从纸面上很容易看出 750 比其同排量同排量的兄弟车型要灵活得多。

不过,说到双向快速换挡装置,750 的装置性能更符合人们对快速换挡装置的预期,在低速和非满载时,换挡选择更清晰。我听说,快速换挡装置在动力传输平顺性方面的表现优于直列四缸发动机,这一点在两款车并排骑行时得到了充分体现。

2025款本田CB750 Hornet评测——首次试驾-有驾

Hornet 750 的座椅高度从路面到座椅顶部有 31.3 英寸,对于身材较矮的人来说肯定是可以达到的。我身高 5'11”,内缝长 32 英寸,当然感觉到座椅高度较低,但骑了一整天后,我并没有觉得摩托车太紧。一旦身高超过 6 英尺,可能会出现舒适性问题。尽管如此,对于其他人来说,Hornet 750 的座位位置是典型的街头霸王姿势:直立,但稍微向前倾斜至一体式车把。事实上,由于 Hornet 750 的油箱底部没有奇怪的脊,并且座椅衬垫较厚(油箱连接处较窄但臀部下方较宽),750 也更适合全天骑行,而不是 SP - 这可能是 Dudek 选择这款摩托车的另一个原因。本田在座椅下方放置了 USB 端口,虽然位置不是最方便,但总比没有端口要好。

2025款本田CB750 Hornet评测——首次试驾-有驾

本田CB750 Hornet多年来在欧洲一直畅销,如今即将登陆美国市场。据我当地的本田经销商介绍,Hornet 750目前尚未上市。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这款令人印象深刻的中排量裸车,这种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变。不仅我,参加发布会的许多记者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装备

2025款本田CB750 Hornet评测——首次试驾-有驾
  1. 头盔:Arai IOM TT 2023

  2. 夹克:Alpinestars Missile V2 Ignition

  3. 手套:Alpinestars GP Pro

  4. 裤子:蝎子隐蔽

  5. 靴子:Alpinestars SP-2

2025款本田CB750 Hornet评测——首次试驾-有驾
2025款本田CB750 Hornet评测——首次试驾-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