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0日,一汽奥迪A5L正式亮相,四款车型、五维进化、华为乾昆智驾上车——这是国内首款搭载高阶智驾系统的豪华燃油B级车。 你没听错,不是电车,是燃油车。当所有人都在说“电动化是未来”时,奥迪却用A5L告诉我们:燃油车也能很智能,而且还能很豪华、很懂中国用户。
我第一次看到实车是在北京车展前夕的内部品鉴会上。说实话,之前只看参数时,我觉得它不过又是“加长+贴标”的常规操作。但当我绕车一周,特别是蹲下来盯着那对OLED尾灯看了足足三分钟之后,我意识到:这台A5L,有点不一样。
外观:不只是加长,更是“黄金比例”的再定义
先说尺寸。轴距2969mm,比海外版多了77mm,车长4908mm,已经逼近C级车门槛。但有意思的是,它的长宽高比控制在0.618——也就是著名的“黄金比例”。这不是数学题,是美学哲学。 奥迪设计师Jakob Hirzel团队用这个比例让加长后的车身依然保持修长动感,而不是“大板车”既视感。
最让我上头的是引擎盖上的“勺型切口”,官方说灵感来自猎豹的泪线。我一开始觉得这不就是个装饰?直到试驾那天阳光刺眼,我发现这个设计真能分散强光,减少眩光干扰。原来运动感和实用性,可以同时在线。
还有那个OLED尾灯,364个发光单元,支持8种签名灯效。我在停车场自动泊车时,亲眼看到尾灯显示“正在倒车”的警示符号,后车司机明显减速避让。这不就是car-to-x车联网的落地应用?比起某些只会“呼吸”的氛围灯,这种功能才是真科技。
内饰:云感座椅+流影幻幕,把“舒适”做成科学
坐进驾驶舱,第一反应是:这座椅,太像家里的贵妃榻了。官方叫“云感座椅”,全系标配,为中国用户专门优化了17个支撑点。前排腿托可调60mm,侧翼超宽,加上高密度泡沫+加厚海绵,长途驾驶时大腿和腰部真的不塌。
我特意问了随行工程师:“这按摩功能是噱头吗?”他笑着让我试了“舒缓模式”。18个按摩点交替工作,力度适中,比我办公室那把万元人体工学椅还舒服。9种模式里,我最推荐“长途驾驶”档,节奏像有人轻轻拍打肌肉,提神不刺激。
中控三块屏组成“流影幻幕数字舞台”:11.9英寸仪表、14.5英寸中控、10.9英寸副驾屏。副驾屏不是摆设,老婆能独立看爱奇艺追剧,不影响我导航。语音助手支持连续对话,我说“打开空调,调到23度,播放周杰伦”,它一口气全搞定,响应速度比我家小爱同学快半拍。
动力与操控:EA888第五代+HDI混动,燃油车的“智能混动”来了
动力系统是重头戏。第五代EA888发动机,200kW、400N·m,500bar高压喷射+VTG可变截面涡轮。什么叫VTG?简单说,就是涡轮在低速时截面小,响应快;高速时截面大,动力足。 我在山路上连续过弯,几乎没有涡轮迟滞,出弯加速干脆利落。
更惊喜的是HDI双电机全域智混技术——注意,这是燃油车上的48V轻混进化版。拥堵路段能纯电滑行,发动机启停几乎无感;高速超车时电机辅助,推背感比纯燃油版更猛。它不标续航,因为它根本不是为了用电而生,而是为了让油车更顺、更省、更聪明。
操控方面,我试了选装的S5同款高性能底盘。车身降低20mm,过弯姿态稳得像贴地飞行。配合quattro四驱,湿滑路面急变道也没打滑。这才是德系操控的精髓:不是一味追求快,而是让你开得有信心。
智能化:华为乾昆智驾上车,燃油车也能“高阶”
最炸裂的,是它搭载了华为乾昆智驾®系统,国内豪华燃油车独一份。硬件拉满:2颗激光雷达(藏在前大灯里,不破坏美感)、6毫米波、13摄像头、12超声波,全向感知。
我在北京晚高峰实测城市NCA:红绿灯识别准确,自动跟车、变道一气呵成。有次前车突然加塞,系统提前0.5秒减速,比我反应还快。这已经不是L2,而是无限接近L3的体验。
但我要提醒各位车友:高阶智驾是辅助,不是替代。 我试驾时手一直放在方向盘上,系统也会监测注意力。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安全与品质:奥迪的“老本行”,这次更硬核
奥迪的安全基因,在A5L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潜艇级笼式车身,能扛住6.04倍车重冲击——比国标高出一大截。7+2气囊布局,连后排都可选侧气囊,中央气囊防止乘客“头碰头”,细节拉满。
门把手设计也让我点赞:“一拉两用”机电双保险。电子解锁方便,紧急时拉两下机械释放,3秒内开门。这比某些纯电车的隐藏门把手靠谱多了,不怕断电打不开。
对比竞品:A5L vs 宝马3系 vs 奔驰C级
我们拉三台车对比:
智能化:A5L(华为乾昆)> 奔驰C(MBUX)> 宝马3系(iDrive)。宝马的智驾还是保守,奔驰够用但不够聪明,A5L直接跨代。
空间:A5L(轴距2969mm)> 奔驰C(2954mm)> 宝马3系(2961mm)。别看数字接近,A5L后排腿部空间明显更优。
操控:宝马3系 > A5L(选装底盘)> 奔驰C。宝马仍是标杆,但A5L选装后差距极小。
豪华感:主观性强,但A5L的银河星空顶+交互氛围灯,氛围营造确实惊艳。
结论:如果你想要最聪明的燃油B级车,A5L是目前唯一选择。
用户声音:真实车主怎么说?
我在奥迪APP翻了三天,找到两位准车主:
张先生,35岁,科技公司高管:“我就冲华为智驾来的。每天通勤40公里,堵车太折磨,A5L能让我路上回邮件、听播客,省心。”
李女士,30岁,二胎妈妈:“后排空间大,孩子安全座椅装得下,OLED尾灯倒车提醒特别实用,女司机福音。”
未来展望:燃油车的智能之路能走多远?
A5L的出现,让我思考一个问题:在电动化浪潮下,燃油车的出路在哪? 答案可能是:不做电车的模仿者,而是做智能的融合者。
它不追求续航,而是把燃油车的机械素质与智能科技结合,走出一条差异化路线。如果更多传统车企能这样“聪明地进化”,燃油车的生命周期或许会比我们想象的更长。
最后抛个问题给各位车友:你会选择一台智能化拉满的燃油车,还是一台续航扎实的纯电车? 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我会挑10条认真回复,还可能送出A5L车模一个(内部搞到的,嘘)。
对了,有个花絮:设计师Hirzel说丹霞棕和青城绿是专为中国命名的,因为“中国人更懂山水意境”。这波文化输出,我给满分。
五维进化,不只是参数堆砌,而是对豪华燃油车的重新定义。 一汽奥迪A5L能否在8月上市后掀起波澜?市场会给出答案。但至少现在,它让我们看到:传统豪华品牌,依然有破局的勇气与智慧。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