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向上营收降 长安汽车43亿销售费换什么
——新能源狂奔下的盈利困局与破局之道
一、数据倒挂:135万辆销量与726亿营收的悖论
2025上半年,长安汽车交出一份“矛盾”成绩单:
•销量创8年新高:135.5万辆,同比增长1.6%
•新能源爆发:45.2万辆,同比飙升49.1%——增速碾压行业均值
•财务指标承压:营收726.91亿↓5.25%,净利润22.91亿↓19.09%
更刺眼的是现金流:经营现金流净额-86.07亿,同比暴跌350%!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挤压下,长安被迫缩短供应商账期,31%应付账款瞬间蒸发。
数字冰冷。故事滚烫。长安的账本里藏着行业巨变的密码。
二、43亿销售费去向:刀刃上的钱花对了吗?
销售费用同比激增41.7%,砸向三个关键战场:
1.新能源渠道扩张:深蓝、阿维塔、启源三大品牌同步铺开,服务网点暴增推高成本
2.广告轰炸:深蓝S09、阿维塔07等新品上市,全球预订单超7万辆——流量背后是亿元级营销投入
3.海外突击:欧洲品牌发布会、泰国工厂投产、中东车型上市...全球化落地需真金白银铺路
钱去哪了?长安的回答很直接:“用短期利润换长期赛道”。当行业陷入价格战泥潭,长安选择押注技术——研发投入32.84亿↑12.76%,天枢智驾、固态电池等硬科技进入量产倒计时。
三、新能源的甜蜜与阵痛:45万辆背后的盈利悬崖
新能源车贡献1/3销量,却成盈利双刃剑:
•突破:产品均价提升4800元,毛利率逆势升至14.58%↑0.78%
•隐忧:深蓝月销卡在2.7万辆(盈亏平衡点3万),阿维塔7月销量跌回7000辆
高管坦言:“深蓝今年盈亏平衡,阿维塔等到2026年”。爆款缺失是致命伤——销量最高的新能源车竟是A00级长安Lumin(7.87万辆)。当比亚迪海鸥单月破4万,长安亟待一款能打的现象级产品。
四、央企新身份:86亿现金流缺口下的战略豪赌
成为国务院国资委旗下第99家央企后,长安的棋局陡然升维:
•资源整合:整合辰致科技等117家公司,剑指“电芯-电池-整车”全链自主
•技术押注:十年砸千亿研发,固态电池2027年量产,飞行汽车年底试飞
•全球落子:泰国工厂投产、欧洲渠道落地,海外营收占比冲至16.89%
现金流危机中,19名高管集体增持股票570万——央企史上首次!信号明确:与资本共担风险。
五、启示录:转型没有舒适区
长安的半年报像一部行业启示录:
•短期阵痛不可避免:当销售费用增速是研发投入的3倍,盈利换市场的逻辑正在验证
•爆款决定生死线:深蓝S09、阿维塔06即将密集上市,四季度月销4万目标定成败
•央企身份是把双刃剑:资源加持VS效率挑战,大象转身需更敏捷
数字会撒谎吗?或许。但趋势从不说谎:扣非净利润↑26.36%证明主业造血能力增强,毛利率微涨显露结构优化曙光。
必须花的钱。值得花的钱。
当43亿销售费点燃新能源引擎,当86亿现金流缺口押注技术主权——
长安的答案不是财报,是2030年500万辆销量的战书。
这场豪赌没有退路。但中国汽车向上的路,从来都在悬崖边上。
全部评论 (0)